时间: 2025-05-05 07:3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3:28
刘生诗
作者: 韩愈 〔唐代〕
生名师命其姓刘,自少轩轾非常俦。
弃家如遗来远游,东走梁宋暨扬州。
遂凌大江极东陬,洪涛舂天禹穴幽。
越女一笑三年留,南逾横岭入炎州。
青鲸高磨波山浮,怪魅炫曜堆蛟虬。
山讙噪猩猩游,毒气烁体黄膏流。
问胡不归良有由,美酒倾水炙肥牛。
妖歌慢舞烂不收,倒心回肠为青眸。
千金邀顾不可酬,乃独遇之尽绸缪。
瞥然一饷成十秋,昔须未生今白头。
五管历遍无贤侯,回望万里还家羞。
阳山穷邑惟猿猴,手持钓竿远相投。
我为罗列陈前修,芟蒿斩蓬利锄耰。
天星回环数才周,文学穰穰囷仓稠。
车轻御良马力优,咄哉识路行勿休,
往取将相酬恩雠。
这首诗描写了刘生的身世和他的人生经历。出生于名门,但自幼便不平凡,抛弃家庭出游远方,向东行至梁、宋和扬州,最终跨越大江,来到遥远的东边。大江的波涛汹涌,仿佛要冲天而起,隐秘的禹穴更显幽深。一次偶遇越女的笑容,使他留恋了三年,南下穿越横岭进入炎州。青鲸在波浪中游弋,奇异的妖怪在水面上闪烁。山中猩猩吼叫,毒气弥漫,令人窒息。有人问他为何不归,原因自有隐情,美酒如水,肥牛如炙。妖艳的歌声和舞姿令人痴迷,心中却因青眸而痛苦。千金相邀却无法酬答,最终只能独自一人,倍感忧愁。转瞬一餐可成十年,往昔的青春已成白发。纵然遍游五管,却无贤明的君主可归,回首万里,愧疚于归家的羞耻。阳山的尽头,只有猿猴徘徊,手握钓竿远远投向水中。我为这片土地细心修整,清除杂草,耕耘耙地。天上的星辰在天空中回旋,才华横溢的文人如仓库般丰盈。车轻马健,力量充沛,快去吧,识路的人行走不停,前往获取将相的恩泽。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诗歌以情感真挚、语言生动而著称,在古文和古诗文方面都有着深厚的造诣。
《刘生诗》创作于韩愈游历期间,反映了他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诗中表现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及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刘生诗》是一首融合了韩愈个人经历、情感与对社会生活观察的作品,展示了其深邃的哲理思考与丰富的人生体验。开头通过对刘生身世的描写,展现出他与众不同的身份背景及生活轨迹。随即,诗中转向对东游途中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壮丽的江河与险峻的山岭,表现了旅行的艰辛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诗的中段,越女的微笑成了刘生心中难以磨灭的印象,象征着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对现实的思考与困惑,借助“问胡不归良有由”一句,表露出内心的无奈与对归属的渴望。
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反复游历却无明主可归的惆怅,展现了一种孤独与失落的情感。最后以“手持钓竿远相投”及“往取将相酬恩雠”收尾,既表现了不屈的斗志,也传达出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反思,展现了韩愈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兼具了浪漫的情怀与哲理的深度,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同时也揭示了人对于归属与认同的渴望,体现出一种对人生意义的探寻与追求。
刘生的姓是什么?
刘生向哪个方向旅行?
诗中提到的“越女”代表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唐代诗人们在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与人生态度的表达上有着共同的主题,但各自的风格与情感却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