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3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0:32
(此处应提供原文内容)
在熙宁十年,皇帝命令关闭龙山的佛祠,改建为表忠观。元丰二年,钱道士从杭州来到,拜访我于吴兴。他问道观的重建是否完成,我回答说还没有,因为杭州的人们今年的收成不好,没有人来帮助我。我说这真奇怪,杭州的人重视施舍却轻视金钱,这不仅是为了积累功德,也是为了自我超脱。这个年头的重建确实完成了。你准备回去吗?在他返程时,我作诗送别他。旧时的皇王德行仍在民心中,表彰忠诚的旨意很深。我在祠下流泪,想要争相刻下碑文。破旧的房屋凄凉,尘埃凝结在座位上,云孙憔悴,雪白的簪子上满是白霜。我未曾相信那些豪杰的名声却像郭解一样,却从其他县施送千金。
苏轼的《送表忠观钱道士归杭》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他对忠诚、施舍和社会风气的深切关注。诗中通过对杭州人重视施舍的描绘,反映了道德与物质之间的对立和张力。开篇提到的佛祠废除,象征着传统宗教信仰的转变,而新的表忠观则体现了对忠诚精神的追求。诗人的泪水与对旧德的怀念,传达了对历史的思索与对未来的希望。最后的反思则揭示了对豪杰和财富的不信任,表现出苏轼对人道主义精神的坚持与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朋友的送别,更是对社会风气的深刻剖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忠诚与施舍的价值,批判了对物质的轻视与对精神的追求,展现了苏轼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见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