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有感》

时间: 2025-05-02 12:42:36

诗句

中路因循我所长,古来才命两相妨。

劝君莫强安蛇足,一盏芳醪不得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2:36

诗词名称: 有感

作者: 李商隐〔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中路因循我所长,
古来才命两相妨。
劝君莫强安蛇足,
一盏芳醪不得尝。


白话文翻译:

我在中途徘徊,依靠自己的长处,
但是古往今来的命运常常互相妨碍。
劝你不要勉强去加上多余的东西,
一杯美酒却未能品尝。


注释:

  • 中路:指中途,表示徘徊不前。
  • 因循:依靠,依赖。
  • 才命:指才华与命运。
  • :妨碍,干扰。
  • 蛇足:比喻多余的东西,类似于“画蛇添足”。
  • 芳醪:美酒,香醇的酒。

典故解析:

“蛇足”源自于《战国策》,讲述了一个画蛇的故事,意在告诫人们做事应适可而止,不要多此一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以其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闻名。他的诗风多以抒情见长,常常表达对人生、爱情、理想的感慨。

创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唐朝末期,正值国力衰退、社会动荡的时代。他在诗中常常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以及对自我命运的思考。这首《有感》反映了他对个人才能与命运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有感》是李商隐在感慨人生与命运时创作的一首小诗。诗中开篇“中路因循我所长”,明确表达了他在生活道路上对自己才能的依赖,然而随之而来的“古来才命两相妨”则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即使有才华,也难免受到命运的制约。这种矛盾感情贯穿全诗,展现了李商隐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反思。

在后两句中,“劝君莫强安蛇足”提醒人们不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再加上多余的东西,强调了简约和真实的重要性。最后一句“一盏芳醪不得尝”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却又无法实现的失落感。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展现了李商隐复杂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引发读者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中路因循我所长:在生活的某个阶段,我依赖自己的特长而徘徊。
  2. 古来才命两相妨:从古至今,才华与命运常常互相制约,难以达成理想。
  3. 劝君莫强安蛇足:劝你不要强求做多余的事,避免画蛇添足。
  4. 一盏芳醪不得尝:即使有美酒可饮,最终却无法享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蛇足”作为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多余之物的无用。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较为严谨,前后两句相对,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才能与命运之间的关系,强调了简约和真实的重要性,同时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感。


意象分析:

  • 蛇足:象征多余和无用,提醒人们应当知止。
  • 芳醪:象征美好事物和人生的享受,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中路因循我所长”中“因循”的意思是? A. 依赖
    B. 拒绝
    C. 忘记
    答案:A

  2. “蛇足”在诗中意指什么? A. 美好的事物
    B. 多余的东西
    C. 坚持不懈
    答案:B

  3.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李商隐对什么的感慨? A. 人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B. 对爱情的渴望
    C. 对国家的忧虑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李商隐与杜甫的作品常常探讨人生的无奈与理想的追求,但李商隐更注重个人内心的细腻情感,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命运与社会的疾苦。


参考资料:

  • 《李商隐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送杜使君朝觐 送姚洎拾遗自江陵幕赴京 寄题诠律师院 题一上人经阁 寒月送玄士入天台 览姚合极玄集 寄赤松舒道士二首 悼张道古(昭宗时道古官拾遗以直谏贬蜀中死) 闲居拟齐梁四首 题成都玉局观孙位画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躬冒矢石 僻竘 无开头的成语 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萧远 新媒体 恍然自失 青字旁的字 燕子窠 计日以俟 忌前之癖 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豕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車字旁的字 终南捷径 私字儿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