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7:1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7:17:47
抛却故乡春,远为行役人。
野花纷到眼,游子一伤神。
大地同风露,孤根独路尘。
名园多弃壤,谁许托栽新。
抛开了故乡的春天,远离的我成为行役的劳工。
野花纷纷映入眼帘,游子心中不免忧伤。
大地上风露共存,孤零零的根扎在尘土中。
名园里的土地多被抛弃,谁能允许我在此重新栽种呢?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游子”一词在中国文学中常常用来指代离乡背井的人,带有浓厚的乡愁与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艾畅,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民众疾苦的主题,常以抒情为主,具有较强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远离故乡、在外劳作之际,表达了对故乡春天的怀念以及身在异乡的孤独感。
《野花》是一首深情而蕴含思考的诗。诗中通过描绘野花的景象,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起首两句,诗人抛却了故乡的春天,身为行役之人,透露出一种无奈与辛酸。接着,诗人用“野花纷到眼”来描绘自然的美,却也刺痛了游子的心灵,说明即使眼前景色美好,心中却难以平静。
大地同风露,孤根独路尘,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虽然天地间的风和露是共存的,但游子却感到孤独无比,像是扎根在尘土中的孤根。最后两句则是对现实的反思,名园中的土地被抛弃,谁能在这里重新栽种新花?此句不仅是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也引发了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与思考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游子的乡愁与对现状的无奈,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织。
诗词测试:
诗中“游子”指代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名园多弃壤”意指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