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0:15
天涯一片月,照我宿淮东。
故国几时到,扁舟今夜同。
岸高杨柳露,洲远荻芦风。
旷坐对清影,浮生念转空。
天边有一轮明月,照亮我在淮东的栖息。
不知道何时能回到故乡,今夜我和小舟一起漂泊。
岸边高高的杨柳上沾着露水,远处的洲滩上芦苇随风摇曳。
我静静地坐着对着清晰的月影,感叹浮生如梦,心中感慨万千。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月”和“故国”的意象在古诗中常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是中国诗歌中常见的主题。
艾畅(约1645-约1710),清代诗人,字子云,号东皋,江苏人。其诗风清新,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此诗作于艾畅漂泊期间,他在外游历,心中思念故乡,借月夜的景象抒发对故国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舟中同赵直夫对月》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感和人生感慨的古诗。诗人在月圆之夜,独坐舟中,面对明月,心中涌起对故国的思念。首句“天涯一片月”,将诗人的孤独与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这轮明月也成为他唯一的陪伴。接着“故国几时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渴望和无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岸高杨柳露,洲远荻芦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宁静但又略显凄凉的氛围。杨柳、荻芦的意象不仅美丽,也暗含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最后两句“旷坐对清影,浮生念转空”,则是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映射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思索。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故乡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考深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中提到的“故国”指的是:
A. 诗人出生的地方
B. 诗人当前的居住地
C. 诗人曾经的旅行地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来表达孤独感?
A. 明月
B. 杨柳
C. 荻芦
“浮生念转空”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财产的得失
B. 生命的短暂与虚幻
C. 旅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