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0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00:50
舟次示朱友龙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雪花侵鬓转栖栖,
身寄篷窗醉似泥。
荻港水寒鸥聚远,
芜湖山近雁飞低。
客舟泊夜秋无奈,
社鼓催春梦欲迷。
津岸喜登无可语,
不堪明日各东西。
雪花轻轻落在我的鬓发上,
我在船上醉得像泥土一样。
荻港的水寒冷,远处鸥鸟聚集,
芜湖的山近在咫尺,雁儿低飞。
客船在夜间停泊,秋天让我无奈,
社鼓声催促春天的梦,令我迷惘。
在岸边我欣喜地登船却无话可说,
明天要各自东去,令人心痛。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子深,号云溪,南宋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董嗣杲一次舟行途中,正值初冬时节,雪花纷飞,诗人寄情于舟,借景抒发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离别的惆怅。
这首诗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而引人入胜。诗的开头,"雪花侵鬓转栖栖",描绘了严冬时节的寒冷,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接着,"身寄篷窗醉似泥",诗人通过醉酒的状态,表达了对眼前景象的陶醉和对生活的无奈。
诗中对自然的描绘生动而细腻,"荻港水寒鸥聚远,芜湖山近雁飞低"通过对比展示了远近景物的不同,既有冷清的鸥鸟,也有低飞的雁群,体现了诗人的孤独感。后半部分则逐渐转入情感的抒发,"客舟泊夜秋无奈"和"社鼓催春梦欲迷"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春天的到来,令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常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最后两句“津岸喜登无可语,不堪明日各东西”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对即将分别的深切感受,令人心生惆怅。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聚散离合的感慨,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冬季寒冷环境的感受以及即将分别的惆怅,体现了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思。
诗词测试
诗中“雪花侵鬓”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社鼓催春梦欲迷”中“社鼓”象征着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不堪明日各东西”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