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荔枝香》

时间: 2025-05-07 08:47:30

诗句

小园花梢雨歇,浪羞泫。

碧瓦光霁,罗幕香浮,莺啼燕语交加,是处池馆春遍。

风外、认得笙歌近远。

醉魂半萦,夜酒吹未散。

暗忆年时,正日赴、西池宴。

笑携艳质,郢曲新声妙如剪。

有愁容易排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7:30

原文展示

荔枝香
作者: 方千里 〔宋代〕

小园花梢雨歇,浪羞泫。
碧瓦光霁,罗幕香浮,
莺啼燕语交加,是处池馆春遍。
风外认得笙歌近远。
醉魂半萦,夜酒吹未散。
暗忆年时,正日赴西池宴。
笑携艳质,郢曲新声妙如剪。
有愁容易排遣。

白话文翻译

小园中的花梢在细雨停歇后,显得娇羞欲滴。
阳光普照,碧瓦在雨后光亮如新,
罗帷之下,香气四溢,
黄莺啼唱,燕子呢喃,春意在这池馆中处处可见。
在风中可以辨认出笙歌的声响从远处传来。
醉意朦胧中,夜间的酒意尚未散去。
暗自回忆那年,正值春日赴西池的宴会。
笑着携带着美丽的身影,郢曲的新声妙如剪裁。
愁苦的心情却容易被排遣。

注释

  • 浪羞泫:浪花轻轻拍打,似乎有些羞怯地泫然欲泣。
  • 碧瓦光霁:雨后,碧色的瓦面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照人。
  • 罗幕香浮:纱幕下的香气飘浮,营造出一种芬芳的氛围。
  • 莺啼燕语:黄莺歌唱,燕子低语,描绘春日的生机与和谐。
  • 醉魂半萦:酒醉的魂魄依依不舍,意象生动。
  • 郢曲:指古地名郢,代表着美妙的乐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千里,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抒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创作背景

《荔枝香》创作于宋代,时期社会相对繁荣,文人雅士聚会吟唱,酒席之上,常有欢声笑语。此诗正是描绘了这个时期的美好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春日宴会的怀念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荔枝香》是方千里以细腻优美的笔触描绘春日宴会场景的佳作,全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开篇“小园花梢雨歇,浪羞泫”,以雨后的清新场景引入,花与雨象征着生命的娇嫩与脆弱,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接下来的“碧瓦光霁,罗幕香浮”,则通过色彩与香气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诗中“莺啼燕语交加”,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更映衬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醉魂半萦,夜酒吹未散”一句,表达了欢聚后依依不舍的情感,酒意未散,仿佛还沉浸在那场宴会的欢乐氛围中,令人感同身受。而最后两句“有愁容易排遣”,则透露出一种哲理,愁苦在欢快的情景面前显得微不足道,生活中的美好时光总能让人忘却烦恼。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体现了方千里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园花梢雨歇,浪羞泫:描绘小园中雨后花的娇嫩,浪花轻拍,似乎在羞怯地泫然欲泣。
  2. 碧瓦光霁,罗幕香浮:雨后阳光照耀,碧瓦闪耀着光泽,罗帷间香气弥漫。
  3. 莺啼燕语交加,是处池馆春遍:黄莺的歌声和燕子的低语交织在一起,四处是春天的气息。
  4. 风外认得笙歌近远:在微风中,可以听见远近传来的笙歌声。
  5. 醉魂半萦,夜酒吹未散:醉意弥留,夜晚的酒香尚未散去。
  6. 暗忆年时,正日赴西池宴:不禁回忆起那年春日赴西池的宴会。
  7. 笑携艳质,郢曲新声妙如剪:欢笑着携带着美丽的身影,新曲如剪,悦耳动听。
  8. 有愁容易排遣:在这样的美好时光下,愁苦显得容易被抛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醉魂半萦”,用“魂”比喻醉意,生动形象。
  • 拟人:如“浪羞泫”,将浪花拟人化,增添情感色彩。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使整首诗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对春日宴会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的细腻情感的捕捉和对幸福时光的珍视。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情的结合,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园:象征着自然与宁静,代表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 花梢:美好与生命的象征。
  • :象征着洗净与新生。
  • 笙歌:代表着欢乐与聚会的氛围。
  • 西池宴:象征着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碧瓦光霁”意指什么? A. 瓦片颜色
    B. 太阳照耀后的瓦片
    C. 瓦片的质量

  2. “醉魂半萦”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醉意未散,留恋往昔
    B. 醉酒带来的快乐
    C. 醉酒后的清醒

  3. 诗中提到的“西池宴”象征着什么? A. 聚会的场所
    B. 美好时光的回忆
    C. 餐饮的美味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名作,描绘春天的美景与人情。
  • 《送友人》:李白的诗作,表达离别情感,意境悠远。

诗词对比

  • 方千里《荔枝香》李白《月下独酌》:前者描绘春日宴会的欢乐,后者则表现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轻松欢快,后者则深沉幽远。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大系》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望江南 二首 其一 春光好 相见欢 赠吹箫女子 小重山 晓过山塘 南歌子 南歌子 慰闺人病起 寒食 赋荆门 送同寅王三尹归豫章 解任上马太守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支字旁的字 半路里姻眷 包含申的成语 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寒底捞月 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氏字旁的字 镇锁 齿字旁的字 包字头的字 水洁冰清 儿女情长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倜傥风流 面字旁的字 压身 探手可得 英雄出少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