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4:1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4:10:37
武康姓丁人号生魂神合邑骚动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世降多淫祀,时荒扇盗区。
妖丁肆荒诞,结甲走昏愚。
揭帜营祠庙,椎锣誷市衢。
大夫清似水,勦绝莫踟蹰。
当今社会祀神之事愈加淫乱,时局动荡不安,像个扇子一样四处招摇。
那些妖邪的丁氏家族肆意妄为,仿佛披上了铠甲,走在愚蠢的昏暗中。
他们高举旗帜建造神庙,市集上敲锣打鼓,喧闹不已。
而那些清白的大夫如同清澈的水,应该毫不犹豫地铲除这些混乱。
董嗣杲,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反映出对当时时局的关心与批判。他的诗风以犀利见长,常通过讽刺与批判来表达对社会弊端的不满。
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时期,正值社会对于祭祀和迷信行为的反思与批判。诗中描绘了对当时神祇崇拜和社会混乱的控诉,体现出诗人对清明政治的渴望。
《武康姓丁人号生魂神合邑骚动》是一首充满社会批判意识的古诗。整首诗使用了犀利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揭示了当时社会中的祭祀乱象和人心的迷惘。诗的开头用“世降多淫祀”点出主题,表达了对神灵崇拜的厌恶;接着以“时荒扇盗区”描绘社会动荡,暗示政局不稳和人心涣散。之后,诗人用“妖丁肆荒诞”一语,直接指向那些借着祭祀之名而行不法之事的人,显示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呼吁那些清白的大夫行动起来,铲除混乱,体现了一种积极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清明政治的期盼。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情感真挚且深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混乱的批判,对迷信行为的反思,以及对清明政治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正义的追求和对社会责任感的强调。
诗中提到的“妖丁”指的是:
A. 正直的人
B. 不法之徒
C. 祭祀者
D. 大夫
诗中“大夫清似水”表现了什么样的品质?
A. 浑浊
B. 清白
C. 隐晦
D. 骄傲
诗人的主要情感是:
A. 赞美
B. 愤怒
C. 厌恶
D. 安静
比较此诗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描绘了社会动荡和人心不宁,但董嗣杲的作品更侧重于祭祀与迷信的批判,而杜甫则更关注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各有侧重,但都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