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菊花》

时间: 2025-04-30 23:36:10

诗句

篱东佳友手曾删,莫把南山醒眼看。

荒径可供元亮采,落英惟许屈平餐。

艳钟金气中分晚,香袅清霜独傲寒。

谁插满头开笑口,翠微亭北倚阑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6:10

原文展示:

篱东佳友手曾删,莫把南山醒眼看。荒径可供元亮采,落英惟许屈平餐。艳钟金气中分晚,香袅清霜独傲寒。谁插满头开笑口,翠微亭北倚阑干。

白话文翻译:

在篱笆东边,好友曾经来过,别再把南山当作醒目的景观。荒寂的小径可供诸葛亮来采菊,落下的花瓣只允许屈原来品尝。鲜艳的钟声在金色的气息中分开了黄昏,香气袅袅在清霜中独自傲视寒冷。是谁把满头的花朵插上,笑着倚在翠微亭的栏杆上?

注释:

  • 佳友:好朋友,指诗人与友人的情谊。
  • 南山:指代美丽的风景。
  • 元亮:诸葛亮的字,指他采菊的典故。
  • 屈平:屈原,古代伟大的诗人,常与菊花联系在一起。
  • 艳钟:美丽的钟声,指菊花的美丽。
  • 翠微亭:指亭子的名字,寓意优雅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 这首《菊花》创作于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恰逢菊花盛开的季节,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菊花的赞美。

诗歌鉴赏:

《菊花》这首诗在形式上遵循了古典诗歌的韵律,内容则通过描绘菊花的美丽与高洁,传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南山”与“元亮”都是对过往历史的借用,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香袅清霜”描绘了寒冷秋日中菊花的坚强,反映了诗人独立不屈的精神。同时,诗末的“翠微亭北倚阑干”则展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令人想象出一个静谧而美好的画面。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菊花为媒介,表达了深厚的友谊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篱东佳友手曾删:在篱笆东边,曾有我的朋友来过。
  2. 莫把南山醒眼看:请不要把南山当作引人注目的风景来看。
  3. 荒径可供元亮采:荒凉的小路可以让诸葛亮采摘菊花。
  4. 落英惟许屈平餐:落下的花瓣只允许屈原来享用。
  5. 艳钟金气中分晚:鲜艳的钟声在金色的气息中分开了黄昏。
  6. 香袅清霜独傲寒:香气袅袅,在清霜中独自傲视寒冷。
  7. 谁插满头开笑口:是谁把满头的花朵插上,笑着倚在栏杆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菊花的香气与孤傲的态度相联系,形成鲜明的对比。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秋天菊花的赞美以及在孤独中保持傲然姿态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高洁、独立,常与节气、友谊相联系。
  • 南山:美好而遥远的理想,带有一种追求的意味。
  • 翠微亭:代表优雅的环境,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元亮”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屈原
    • B. 诸葛亮
    • C. 李白
    • D. 杜甫
  2. “香袅清霜独傲寒”中的“傲寒”意指什么?

    • A. 感到寒冷
    • B. 在寒冷中自豪
    • C. 忍受寒冷
    • D. 寒冷的天气

答案

  1. B. 诸葛亮
  2. B. 在寒冷中自豪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表达隐逸与自然的和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秋天的美丽与情感。

诗词对比

  • 比较董嗣杲的《菊花》和陶渊明的《饮酒》: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孤独生活的向往,但董诗更偏向于探讨人际关系的深厚,而陶诗则更注重个人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江月 为江寒汀题画 西江月·愁黛颦成月浅 西江月 普陀坐雨,读东坡乐府 西江月 拟花翁 西江月·我爱秋阳道众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题海昌陈相国夫人徐湘萍《拙政园词》后。 西江月 春闺次秦少游作 西江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胡思乱想 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生字旁的字 心字底的字 好货 非字旁的字 皮鞯 草字头的字 包含锄的词语有哪些 误入迷津 病字头的字 酒潮 庭庙 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日九迁 登高望远 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放僻淫佚 时去时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