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9:44
折杨柳歌五首 其三
作者:陈恭尹 〔明代〕
放马在南涧,马嘶时向北。
龙出渥洼中,万人皆辟易。
全诗翻译:
在南边的溪涧放马,马嘶声向北方传去。
龙从渥洼中出现,万人都感到恐惧退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恭尹,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对比于同时代的诗人,陈恭尹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自然的深刻感受。
创作背景:
《折杨柳歌》是陈恭尹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明代时期的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频繁,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和人心的思考。
这首诗以放马和龙的出现为线索,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变化和人心的波动。开头的“放马在南涧”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马儿在溪边悠然自在,象征着自然的和谐美好。然而,随之而来的“马嘶时向北”,则暗示着一种即将发生的变化,马的叫声仿佛在传递着某种不安的信息。接着,诗中提到的“龙出渥洼”,更是将这种不安推向高潮,龙的出现代表着权威和力量的象征,同时也意味着人们面临的威胁与挑战。而“万人皆辟易”则将这种紧张气氛进一步放大,展示了在面对未知之时,人们的恐惧与退缩。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心之间的微妙关系,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们的反应,探索了权力、恐惧与人心的关系,反映出在变化无常的环境中,人们的无助与脆弱。诗歌通过对比展现了宁静与恐慌之间的微妙关系,深刻揭示了人性在面对未知时的脆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放马在南涧”中的“南涧”指的是哪里?
A. 北边的山涧
B. 南边的小溪
C. 西边的河流
D. 东边的池塘
“龙出渥洼中”中,龙的出现象征着什么?
A. 自然的宁静
B. 权威和力量
C. 人们的快乐
D. 乡村的安逸
“万人皆辟易”表达了人们对什么的反应?
A. 自然灾害
B. 权力的威胁
C. 和谐的生活
D. 动物的叫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虽然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陈恭尹的诗更强调了人心的脆弱与对权威的恐惧,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历史和人事的感慨。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