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颐轩诗六首》

时间: 2025-05-04 03:48:30

诗句

泾流不浊渭,种桃无李实。

养心去尘缘,光明生虚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8:30

原文展示:

颐轩诗六首
作者:黄庭坚
泾流不浊渭,种桃无李实。
养心去尘缘,光明生虚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自然与内心修养的和谐。泾河的水流清澈不污,种植的桃树虽没有李子的果实,但内心的养护可以远离尘世的纷扰,清明的心境能够在空旷的室内诞生。

注释:

  • 泾流:指泾河,水流清澈。
  • :指渭河,与泾河相对,水流混浊。
  • 种桃无李实:桃树虽不结李子,强调桃树的特点。
  • 养心:指内心的修养。
  • 尘缘:世俗的牵挂与羁绊。
  • 光明:清晰、明亮的心境。
  • 虚室:空旷的房间,象征内心的宁静。

典故解析:

泾渭分明的典故源于古代,象征着清与浊的分辨。诗中提到的桃和李,代表着一种理想的境界:虽无李子的丰盈,却有桃子的纯粹,反映了作者对内心修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尤其以其豪放、清新、隽永的诗风而闻名。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黄庭坚的晚年,正值个人修行和思考人生的时期,反映了他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和对物质世界的淡泊。

诗歌鉴赏:

《颐轩诗六首》以自然景象引入,诗人在描绘泾河和渭河的清浊之分时,不仅仅是在写自然,更是借此表达人生的哲理。诗中的桃树虽不结李子,但这种对比恰恰体现了朴素与真实的美。黄庭坚通过这种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关照,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诗中“养心去尘缘”一句尤为深刻,表明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超脱,倡导一种清净无为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蕴含哲理,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生智慧。

诗词解析:

  • 泾流不浊渭:泾河的水流清澈,而渭河则相对浑浊,暗喻心灵的纯净与混乱。
  • 种桃无李实:种桃树却没有李果,表达一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养心去尘缘:强调内心修养的重要性,远离世俗的纷扰。
  • 光明生虚室:宁静的室内可以孕育出清明的心境。

修辞手法:

  • 对比:泾河与渭河的清浊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内心的纯净。
  • 象征:桃与李象征不同的人生选择与价值观。
  • 隐喻:虚室代表内心的宁静和智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清明,通过自然的描写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倡导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强调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泾河:象征清澈、纯净的内心世界。
  • 桃树:象征理想与单纯的追求。
  • 尘缘:象征世俗的纷扰与牵挂。
  • 虚室:象征内心的安宁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个河流是清澈的?
    A. 渭河
    B. 泾河

  2. 诗中提到的树是?
    A. 李树
    B. 桃树

  3. “养心去尘缘”强调了什么?
    A. 物质享受
    B. 内心修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二者都强调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但黄庭坚更加关注内心修养的哲理,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象的描绘与感受。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了宋代诗歌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 《黄庭坚诗文集》

相关查询

和人听歌 门前柳 道林寺 水晶枕 岳阳楼晚望 和友人鸳鸯之什 美人尝茶行 席间咏琴客 有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变风改俗 包含淅的词语有哪些 鼓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螳螂子 鲜媚 隶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正格的 雪鬓霜毛 附炎趋热 臧谷之羊 惊喜交加 廉守 派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