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同孟中丞游龙泉寺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2 20:24:07

诗句

宝地风尘绝,琳宫日月偏。

雁来还绕塔,龙去尚留泉。

户里天花落,空中梵乐传。

远师休禁酒,客醉欲逃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4:07

原文展示:

同孟中丞游龙泉寺二首 其二 唐顺之 〔明代〕 宝地风尘绝,琳宫日月偏。 雁来还绕塔,龙去尚留泉。 户里天花落,空中梵乐传。 远师休禁酒,客醉欲逃禅。

白话文翻译:

在这片宝地上,尘世的喧嚣已被隔绝, 华丽的宫殿仿佛日月都偏爱。 大雁飞来,依旧绕着高塔飞翔, 龙已离去,泉水依旧潺潺流淌。 室内天花板仿佛落下花瓣, 空中传来悠扬的梵乐。 远方的高僧啊,请不要禁止饮酒, 客人醉了,只想逃离这禅的束缚。

注释:

  • 宝地:指龙泉寺,形容其地灵人杰。
  • 琳宫:指寺庙的华丽建筑。
  • 日月偏:形容寺庙的庄严和神圣。
  • 雁来还绕塔:形容寺庙的宁静和历史的悠久。
  • 龙去尚留泉:比喻寺庙虽历经变迁,但仍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
  • 天花落:比喻室内的装饰华丽,如天上的花瓣落下。
  • 空中梵乐传:形容寺庙的宗教氛围浓厚,梵乐悠扬。
  • 远师:指远方的高僧。
  • 逃禅:指逃离禅的束缚,追求自由。

诗词背景: 唐顺之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军事家,他的诗歌多表现其对自然和宗教的感悟。这首诗是他在游历龙泉寺时所作,表达了对寺庙宁静和神圣的赞美,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龙泉寺的描绘,展现了其超脱尘世的宁静和神圣。诗中“宝地风尘绝,琳宫日月偏”描绘了寺庙的庄严和神圣,而“雁来还绕塔,龙去尚留泉”则表现了寺庙的历史悠久和文化底蕴。后两句“远师休禁酒,客醉欲逃禅”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希望逃离禅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宗教和自由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首句“宝地风尘绝”,通过“宝地”和“风尘绝”的对比,突出了寺庙的超脱尘世。
  • 次句“琳宫日月偏”,用“琳宫”形容寺庙的华丽,“日月偏”则强调了其神圣。
  • 第三句“雁来还绕塔”,通过“雁来”和“绕塔”的描绘,表现了寺庙的宁静和历史的悠久。
  • 第四句“龙去尚留泉”,用“龙去”和“尚留泉”的对比,比喻寺庙虽历经变迁,但仍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
  • 第五句“户里天花落”,通过“天花落”的描绘,表现了室内的装饰华丽。
  • 第六句“空中梵乐传”,用“空中梵乐传”形容寺庙的宗教氛围浓厚。
  • 最后两句“远师休禁酒,客醉欲逃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希望逃离禅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

意象分析:

  • 宝地:象征着寺庙的超脱尘世。
  • 琳宫:象征着寺庙的华丽和神圣。
  • 雁来还绕塔:象征着寺庙的宁静和历史的悠久。
  • 龙去尚留泉:象征着寺庙的文化底蕴。
  • 天花落:象征着室内的装饰华丽。
  • 空中梵乐传:象征着寺庙的宗教氛围浓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宝地风尘绝”中的“宝地”指的是什么? A. 龙泉寺 B. 皇宫 C. 山川 D. 城市

  2. 诗中“远师休禁酒,客醉欲逃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禅的向往 B. 对自由的向往 C. 对宗教的厌恶 D. 对尘世的留恋

答案: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和宗教的感悟。
  • 李白的《庐山谣》: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唐顺之的《同孟中丞游龙泉寺二首 其二》: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和宗教的感悟,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而唐顺之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宗教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顺之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中国古代宗教与文化》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丑奴儿/采桑子 渔家傲·射虎将军搴绣帽 卜算子·冷蕊閟红香 鹧鸪天·屏障重重翠幕遮 临江仙·醉袖吟鞭行色里 惜奴娇·我已多情 满江红 夜行船 夜行船 清平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断气 必里迟离 隹字旁的字 倾城而出 拟正 饭糗茹草 廪收 加叶添枝 伏首贴耳 齊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笔下有铁 父字头的字 弋字旁的字 左右逢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