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上张灯后苑以麦灯居中吾州所产也》

时间: 2025-07-30 02:18:23

诗句

江南五月麦初黄,野老殷勤进上方。

织就丝丝冰比洁,镂成叶叶玉分光。

谁高市上千金价,不比宫中七宝装。

闻道圣人昭俭德,莹然一盏照中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2:18:23

诗词名称: 上张灯后苑以麦灯居中吾州所产也
作者: 王士骐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江南五月麦初黄,野老殷勤进上方。
织就丝丝冰比洁,镂成叶叶玉分光。
谁高市上千金价,不比宫中七宝装。
闻道圣人昭俭德,莹然一盏照中央。


白话文翻译:
江南五月时节,麦子刚开始成熟,乡村的老农热情地把麦子送上来。
用细丝编织的麦灯,洁白如冰;镂刻的叶子,闪烁着如玉般的光芒。
市面上谁会开出千金的高价,这些麦灯比起宫中的七宝装饰,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
我听说圣人提倡节俭的品德,明亮的麦灯在中央照亮着一切。


注释:

  • 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农业生产。
  • 五月:农历五月,正是小麦的成熟季节。
  • 野老:指乡村的老农民。
  • 上方:这里指献上来的麦子。
  • 丝丝:形容细小的丝状物。
  • 冰比洁:形容洁白如冰一样。
  • 镂成:用刀刻出形状。
  • 玉分光:形容闪烁的光芒,像玉一样。
  • 千金价:比喻价格极高。
  • 七宝装:形容宫中奢华的装饰品。
  • 圣人:指儒家思想中的圣人,提倡节俭。
  • 莹然:清亮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士骐,明代诗人,生活于明中期,作品多反映农村生活和自然景观。他的诗作常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质朴而深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江南麦收季节,表现了乡村的祥和与丰收的喜悦,同时借助麦灯这一意象,表达了对节俭美德的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奢华与节俭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麦子成熟的季节入手,描绘了江南的自然景象与乡村的生活画面。诗人通过对麦灯的描写,展现了农民的勤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丝丝冰比洁,镂成叶叶玉分光”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麦灯的洁白和光泽,象征着纯粹和简单的美。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指出市面上奢华的七宝装饰与乡村的麦灯之间的差异,体现出诗人对节俭美德的推崇。此外,诗中提到的“圣人昭俭德”则是对儒家思想的传达,强调了节俭的重要性。整首诗在美的描绘中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江南五月麦初黄:描绘了江南的麦田,正值麦子成熟的时节,带来丰收的喜悦。
    2. 野老殷勤进上方:乡村的老人热情地将麦子献上,表现了农民的勤劳与热情。
    3. 织就丝丝冰比洁:细致地描写麦灯的光洁,象征着纯洁和美好。
    4. 镂成叶叶玉分光:通过“玉”的比喻,强调了麦灯的精美与光辉。
    5. 谁高市上千金价:引入对比,质疑市面上奢华物品的高价。
    6. 不比宫中七宝装:强调乡村的麦灯虽简单,却不输宫中奢华的装饰。
    7. 闻道圣人昭俭德:引用圣人提倡节俭的思想,暗示社会应推崇这一美德。
    8. 莹然一盏照中央:描绘麦灯的光芒,象征着简朴与节俭的美好。
  • 修辞手法:

    1. 比喻:如“丝丝冰比洁”比喻麦灯的洁白。
    2. 对比:通过“千金价”与“七宝装”的对比,突显节俭之美。
    3. 意象:麦灯象征着纯洁与节俭,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麦收季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节俭美德的推崇,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简朴与美的深刻内涵。


意象分析:

  • 麦子/麦灯:象征着丰收、勤劳与纯净。
  • 冰/玉:象征着洁白与美好,体现了对优雅生活的向往。
  • 光亮:象征着希望与德行,强调了节俭的光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江南五月”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 诗中“千金价”是用来形容什么?
    A. 麦子的价格
    B. 市面上奢华物品的价格
    C. 诗人的收入
    D. 农民的收入

  3. “莹然一盏照中央”体现了什么思想?
    A. 追求奢华
    B. 崇尚节俭
    C. 赞美财富
    D. 反对劳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关系。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反映田园生活的美好。

诗词对比:
与王士骐的这首诗相比较,李白的《将进酒》则展现了对豪放与奢华的追求,主题相对对立。李白强调生活的享乐,而王士骐则推崇节俭与自然的和谐。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不同诗人对生活的不同态度与追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诗词与文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千叶桃花 边塞行 题惠麓复隐图二首 其二 题惠麓复隐图二首 其一 华胥引 端午述怀 御街行 忆亲 鹊桥仙 其三 端阳前一夕饮顾向中园 鹊桥仙 其二 王峄桐邀看海棠 鹊桥仙 其一 夜怀 蝶恋花 暮春酬朱若始见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象的成语 销赃 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利害攸关 如手如足 提举 閠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大难临头 麦字旁的字 包含涤的词语有哪些 北走 遮羞包丑 自律 飠字旁的字 不遗尺寸 厄字旁的字 杵臼之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