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1:57
上元夜帝御龙舟观鳌山恭述
作者: 王士骐 〔明代〕
紫禁鳌山结翠斿,
升平故事雅宜修。
春回九陌风仍暖,
月出千门雾乍收。
烟火楼台疑化国,
高明世界正宸游。
何人不傍宫墙听,
天乐泠泠在御舟。
在元宵佳节之夜,皇帝乘坐着龙舟游览鳌山,风景如画,故事美好,适合修缮与欣赏。春天回到了大街小巷,春风依然温暖,月亮从千家万户升起,雾气也渐渐消散。烟火升起,楼台之间仿佛变成了一个仙境,高明的世界正如同皇帝在游玩。谁不愿在宫墙边静静地聆听,天籁之音在御舟上悠扬传来。
王士骐,明代诗人,生活于明朝中期,官至中书舍人,工诗词,风格清新洒脱,常以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为题材。
这首诗创作于上元节,正值明代盛世,国家繁荣,百姓安乐,诗人以此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欢庆的场景,表达了对国家安宁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上元夜帝御龙舟观鳌山恭述》是一首描绘元宵佳节夜晚景象的诗。诗中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繁华热闹的节日氛围。开篇即以“紫禁鳌山”引入,表明这是在皇宫附近的景象,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春回大地的温暖,万物复苏的生机,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春意。月光洒落,雾气渐散,象征着美好的未来即将到来。
后半部分的描写更是将节日的热闹与皇帝的盛况结合在一起,烟火与楼台的描写,仿佛让人们置身于一个仙境中。诗的最后两句,诗人以“何人不傍宫墙听,天乐泠泠在御舟”结束,表达了民众对皇帝游乐的向往与欣赏,渴望参与到这美好的时刻中。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节日的繁华,更传达了对国家昌盛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元宵节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百姓安乐的美好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节日的珍视。节日的热闹与皇帝的游乐相结合,展现了一个和谐的社会画面。
诗中提到的“紫禁”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烟火楼台疑化国”中的“化国”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天乐泠泠在御舟”表达了什么?
将王士骐的《上元夜帝御龙舟观鳌山恭述》与李白的《夜泊牛津口》进行比较。王士骐的作品侧重于节日的欢庆与国泰民安的景象,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孤独的思考。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的差异,但都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