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6:47
光化戊午年举公见示省试春草碧色诗偶赋是题
苌弘血染新,含露满江滨。
想得寻花径,应迷拾翠人。
窗纱迎拥砌,簪玉姑成茵。
天借新晴色,云饶落日春。
岚光垂处合,眉黛看时嚬。
愿与仙桃比,无令惹路尘。
在光化戊午年,举公示我省试的诗题,是关于春天草色的诗作。
苌弘的血染成了新色,露珠满满洒在江边。
我想起那寻花的道路,恐怕会迷失在采摘翠色花朵的人群中。
窗纱轻轻迎着石阶,玉簪装饰的姑娘们在草地上成群聚集。
天空借着新晴的颜色,云彩围绕着落日,春意盎然。
山岚的光影在合适的地方交汇,眉黛的女子此时正微微皱眉。
我愿意和仙桃比美,不让尘世的纷扰打搅。
郑谷,唐代诗人,字用之,号青原,晚号独醒,奉元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诗风清新自然,常有抒情的细腻描写。
此诗创作于光化戊午年,正值春天,作者被举公所示,参与省试。诗中表达了他对春景的欣赏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开头两句“苌弘血染新,含露满江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苌弘的血色象征着新生,露珠则是春天气息的体现。接下来的“想得寻花径,应迷拾翠人”则表现出春游的欢愉和迷失的惆怅,诗人似乎在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却又对纷繁的人群感到一丝无奈。
诗中窗纱、簪玉的意象,展现出一幅春日游玩的生动画面,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接着“天借新晴色,云饶落日春”则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美丽,天与云的相互映衬,诗人用“借”字,似乎在表达一种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最后的“愿与仙桃比,无令惹路尘”则是诗人心中追求的理想,渴望达到一种纯净的境界,不被世俗的尘埃所困扰。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鲜明,展示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渴望在繁华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苌弘血染新”中“血染”是指什么?
A. 春天的色彩
B. 人的生命
C. 过去的记忆
D. 夏天的炎热
诗中提到的“拾翠人”指的是谁?
A. 采摘花朵的人
B. 游玩的人
C. 诗人自己
D. 画画的人
“愿与仙桃比”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A.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春天的失望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以上是对郑谷的《光化戊午年举公见示省试春草碧色诗偶赋是题》的详细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