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3:46
风骚为主人,凡俗仰清尘。
密行称闺阃,明诚动搢绅。
周旋居显重,内外掌丝纶。
妙主蓬壶籍,忠为社稷臣。
大仪墙仞峻,东辖纪纲新。
闻善常开口,推公岂为身。
立朝鸣珮重,归宅典衣贫。
半醉看花晚,中餐煮菜春。
晴台随鹿上,幽墅结僧邻。
理论知清越,生徒得李频。
药香沾笔砚,竹色染衣巾。
寄鹤眠云叟,骑驴入室宾。
近将姚监比,僻与段卿亲。
叶积池边路,茶迟雪后薪。
所难留著述,谁不秉陶钧。
丧乱时多变,追思事已陈。
浮华重发作,雅正甚湮沦。
宗从今何在,依栖素有因。
七松无影响,双泪益悲辛。
犹喜于门秀,年来屈复伸。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提到,风骚的才子被人们推崇,平凡的人只能仰望清尘。诗人与朋友或隐士的关系密切,真诚的情感能够打动权贵。作者身处显要之位,内外都在掌控政务。忠心耿耿为国家服务,身处高位的他却因丧乱而感到痛心。听闻善良的人常常开口,推崇他人并不为了自身利益。尽管身处朝廷,作者回到家中时却衣衫褴褛。半醉时在黄昏里赏花,昼餐简单,生活清淡。晴好的台上陪伴着鹿,隐居的山庄与僧人为邻。理论清晰而深邃,学生都能从中受益。药香浸透了文房,竹色染上了衣物。寄托于白鹤而梦游,骑驴归家时的宾客情。与姚监相比,自己却与段卿关系亲密。池边小路被落叶覆盖,寒雪后茶迟迟不能生火。难以留下著作,谁能不持陶钧?在动荡的时代,许多事情都变了,回忆往事感慨万千。浮华的世道频繁变动,雅正的风范却愈加淹没。如今的宗族何在,归依的处所是怎样的因缘?即便是七松树下也无影响,双泪愈加悲伤。唯有对门前的秀丽景色心怀喜悦,多年来屈膝又复伸。
郑谷,字子真,号天池,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开元年间,卒年不详。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以咏物、抒怀见长,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写于动荡的时代背景下,郑谷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对动荡不安局势的感慨,以及对昔日安宁生活的怀念。
郑谷的这首《故少师从翁隐岩别墅乱后榛芜感旧怆怀遂有追纪》是一首充满感慨与思索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作者的生活环境及心境,展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开篇即以“风骚”为引,展示出对才华的崇敬,继而转向对清高品德的向往,显示出作者内心对世俗的反思。在对隐士生活的描写中,诗人展现了隐士的高洁与超脱,表达了对当权者的批判。通过“立朝鸣珮重,归宅典衣贫”一联,诗人对自己身处显位的无奈感慨,揭示出世俗权力与个人理想的矛盾。
后半部分以对自然的描绘和对往昔的追忆,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悲伤的氛围。“寄鹤眠云叟,骑驴入室宾”表现出一种超脱与自在,却又伴随着无奈与孤独。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的追忆,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情感丰富而细腻。
整首诗围绕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文人高洁的情怀与坚韧的精神。
郑谷的字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风骚”主要指的是:
“归宅典衣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药香沾笔砚”这句中“药香”象征什么?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