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4:48
越鸟
作者: 郑谷 〔唐代〕
诗歌内容:
背霜南雁不到处,
倚棹北人初听时。
梅雨满江春草歇,
一声声在荔枝枝。
南方的雁背负着霜寒,却飞不到这里,
靠在船桨上的北方人,初听得这声音。
梅雨季节,江水满溢,春草已经枯竭,
荔枝树上,一声声鸟鸣萦绕不绝。
“梅雨”在古代诗歌中常用来描绘春末夏初的季节特征,象征着湿润与生机。荔枝作为一种美味水果,象征着丰收和喜悦。整首诗通过南雁与北人之间的对比,传达出一种季节变迁和人间孤独的情感。
作者介绍:
郑谷,字少微,号阮亭,唐代诗人,生于扬州,晚年在江南生活。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常描绘自然景象和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郑谷旅居江南时期,表达了他对于春夏交替时节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孤独感。
《越鸟》通过描绘春末梅雨季节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前两句中,南雁的背霜和北人的初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南北地域的不同和人们在不同环境下的感受。而后两句则转向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梅雨满江,春草歇,体现了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无常。最后一句“荔枝枝”中的鸟鸣声,仿佛是对春天的感慨和对生命脆弱的叹息。整首诗在意境上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同时又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生机。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命流转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的“南雁”象征什么?
A. 离别
B. 归属感
C. 孤独
答案:B
“梅雨”在诗中主要指什么?
A. 春天的雨水
B. 夏天的干燥
C. 秋天的丰收
答案:A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喜悦
B. 孤独与思念
C. 愤怒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郑谷的《越鸟》更加侧重于自然与个人情感的结合,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强调友情,后者则深刻体现出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