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8:28
方帽依戎垒,高人忆道流。可怜南海月,不共菊花秋。猾虏情终见,微勋晚许。何当对尊酒,重与使君筹。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士兵在戎垒中思念友人的情景。诗人想起了昔日的高人和道士们,情感深厚。可惜的是,南海的明月照耀着我,却无法与菊花盛开的秋天相聚。即使对敌人的情感终究会显现,但我所获得的微薄功勋却来得太晚。什么时候能再次举杯共饮,与使君畅谈呢?
符锡,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诗名于世。其作品多表现出对士人理想与现实生活的思考,常以自然景物和人事相结合,表达情感。
此诗创作于作者驻守南海堡时期,表达了在戎马生涯中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惆怅。诗中反映了当时士兵的心境和对家国的责任感。
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思乡情与士人之志。开篇“方帽依戎垒”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严肃的军事环境,而“高人忆道流”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友人的思念。在“可怜南海月,不共菊花秋”中,诗人通过明月与菊花的对比,表达了他对秋天美好时光的向往,却因身处戎垒而无法共享。这种无奈与惆怅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后四句则展现了诗人对战斗生活的理解与对未来的渴望,尤其是“何当对尊酒,重与使君筹”,表达了对恢复友谊与共饮的期待,是对战争与友谊的深刻反思。
全诗围绕思念与孤独展开,表现了在戎马生涯中对友谊的渴望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表达了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高人”指的是谁?
A. 士兵
B. 道士或隐士
C. 军官
D. 学者
“可怜南海月”中的“可怜”意为:
A. 可惜
B. 可爱
C. 可怜
D. 可恨
诗末期待与谁共饮?
A. 同袍
B. 家人
C. 使君
D. 敌人
答案:1. B 2. A 3.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