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4:39
九日马董二茂才邀饮东园
万里无家遥作客,两君有约共登台。
令从白帝供秋色,笑向黄花入酒杯。
发短不须嫌落帽,兴长偏喜傍多才。
任教寒雨催诗急,赋就龙山未拟回。
在远方的家中,我万里流浪成为客人,
而你们两位却相约一同登高台。
请从白帝山借来秋天的景色,
笑着将黄花洒入酒杯中。
头发短的人不必嫌弃落了帽子,
兴致高涨时偏偏喜欢身边有才华的人。
即使寒雨催促诗歌的创作,我仍旧在龙山赋诗,未打算回去。
梁维栋,明代诗人,生于明中期,曾任职于地方官员,热爱山水,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创作。其诗风清新、洒脱,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和谐。
这首诗创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与朋友相约在东园饮酒赏秋,诗中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文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九日马董二茂才邀饮东园》是一首描写游览饮酒之乐的诗,融入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开篇便以“万里无家遥作客”引入,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感,然而接下来的“两君有约共登台”则立刻转变了情绪,表现出与友人相聚的欣喜和期待。
诗中“令从白帝供秋色,笑向黄花入酒杯”生动描绘了秋天的美景与饮酒的欢愉,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酒杯中黄花的调侃,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后面一句“发短不须嫌落帽”则带有自嘲意味,反映了诗人对外在形象的轻视,强调了内心的才华与精神的追求。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欢快、轻松的氛围,诗人与友人间的互动使得诗歌更具温度。最后一句“赋就龙山未拟回”则展示了诗人对创作的坚持,尽管外界环境不佳,依然心系诗歌,体现了他作为文人的责任感和追求。
整首诗歌主题围绕着友情与自然的结合,传达了诗人在异乡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快乐,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创作的执着追求。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友情与自然
B. 孤独与失落
C. 战争与和平
诗中提到的“白帝”是指哪里?
A. 诗人的故乡
B. 白帝城
C. 一位神仙
诗人对外表的态度是什么?
A. 非常在意
B. 轻视外表,重视内涵
C. 只关注时尚
与陶渊明的《饮酒》相比,两者都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但梁维栋的作品更注重人与自然的互动,而陶渊明则显得更为内敛和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