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戏咏零陵李宗古居士家驯鹧鸪二首》

时间: 2025-04-27 14:42:32

诗句

山雌之弟竹鸡兄,户入雕笼便不惊。

此鸟为公行不得,报晴报雨总同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2:32

原文展示:

山雌之弟竹鸡兄,户入雕笼便不惊。
此鸟为公行不得,报晴报雨总同声。

白话文翻译:

这只鸟是山中的雌鸟的兄弟,像竹鸡一样,进了雕刻的笼子也不感到惊慌。
这鸟虽然是公鸟,却不能外出活动,无论是天气晴好还是下雨,它的鸣叫声都是一样的。

注释:

  • 山雌:指山中的雌鸟。
  • 竹鸡:一种生活在竹林中的鸡,形态与习性与此鸟相似。
  • 雕笼:雕刻精美的鸟笼。
  • 此鸟为公:指的是这只鸟是公鸟。
  • 行不得:不能外出活动。
  • 报晴报雨:在晴天或雨天都发出鸣叫。

典故解析:

  • 竹鸡: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竹鸡常被用作象征宁静和自然的意象,代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 雕笼:雕刻的鸟笼在古代文学中常象征束缚与限制,表达对自由的渴望与追求。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西人,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倡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风格。他的诗词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黄庭坚晚年,表现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鸟类自由生活的感慨,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心境与追求。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这首《戏咏零陵李宗古居士家驯鹧鸪二首》通过对驯养鹧鸪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诗中提到的“山雌之弟竹鸡兄”,既是对鸟类的描绘,也是对自然生活的向往。鸟虽被驯养,但失去了自由,进了“雕笼”便不再惊慌,反映了人对于自然与自由的追求与无奈。同时,诗中提到的“此鸟为公行不得”,表明了对鸟类生活状态的反思,暗示了人类对于自由的渴望与对束缚的反抗。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练而富有韵律感,使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诗的节奏感增强。诗人在描绘自然景物时,融入了个人情感,通过对比手法,展现出鸟的自由与被驯养的对比,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不安。整首诗不仅展现了黄庭坚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更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山雌之弟竹鸡兄:山中雌鸟的兄弟像竹鸡一样,说明这种鸟在形态上与竹鸡相似,暗示其与自然的亲近。
    • 户入雕笼便不惊:鸟被关在雕刻的笼子里,虽然空间狭小,但它却没有感到惊慌,反映出对环境的适应。
    • 此鸟为公行不得:这只鸟是公鸟,但不能自由活动,暗示了对自由的渴望。
    • 报晴报雨总同声:无论晴天还是雨天,这只鸟的叫声都是一样的,表现了生活的单调与被束缚的状态。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驯养的鹧鸪比作竹鸡,暗示了生活的自然与和谐。
    • 拟人:通过鸟的行为表现出人类对自由的渴望与无奈。
    • 对仗:整首诗在用词上讲究对仗,使得诗句更加和谐。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鹧鸪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及对束缚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引发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鹧鸪:象征自由和自然,反映出对生活状态的思考。
  • 雕笼:象征束缚与限制,代表人类对自由的渴望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山雌”指的是:

    • A. 山中的公鸟
    • B. 山中的雌鸟
    • C. 竹鸡
    • D. 雕笼
  2. “此鸟为公行不得”中的“公”指的是:

    • A. 公鸡
    • B. 公鸟
    • C. 大鸟
    • D. 幼鸟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 诗词对比

    • 比较黄庭坚的作品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风光,但黄庭坚则更着重于对生活状态的反思,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词选》
  • 《古诗文观止》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点绛唇 清名家词题辞 点绛唇 点绛唇(暗香梅) 点绛唇 其二 江村 点绛唇 题刘石洲同年渡绣红园 点绛唇·叠韵和晦窗先生 点绛唇 曲榭 点绛唇·题心畬王孙山水小幅 点绛唇 其七 点绛唇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丿字旁的字 久裦 倾肠倒肚 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雷厉风行 杯影蛇弓 火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倒开头的成语 打滚撒泼 限尽 下达 破口怒骂 痛殴 水麝 革字旁的字 包含檄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