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1:56
历历庚申事,分明在眼前。
讲和如有弊,飞渡定无船。
北使三千里,真州十四年。
酿成亡国恨,一部福华编。
这首诗回忆起庚申年间的往事,历历在目。
如果说和谈有损害,那就像飞渡而无船只。
北方的使者走了三千里路,
可是为了真州的事却经历了十四年。
最终酿成了亡国的怨恨,
这一切都记录在《福华》这本书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庚申”是中国古代干支历法中的一个年号,这个年份常常与某些重要历史事件相联系。诗中提到的“亡国恨”也可以理解为对历史变迁和国家命运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董师谦,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描写历史和个人情感,常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历史事件的深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特定历史事件的回顾中,可能与国家的动荡和个人的感受密切相关。诗人通过回忆历史,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过去的思考。
这首《钱塘怀古 其一》通过对往事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中通过“庚申事”的回忆引出对和谈的质疑,表现出对现实和历史的敏感。诗句中的“飞渡定无船”形象地比喻了和谈的无奈,暗示即使尝试解决问题,但却缺乏实际行动和支持。
在描写北方使者的漫长旅程时,诗人通过“真州十四年”的描述,强调在国家事务中所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令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无奈。最后一句“酿成亡国恨,一部福华编”,总结了整个诗的情感基调,表现出对历史遗憾的深切思考,感叹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无力。
整首诗运用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构建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与对未来的忧虑,令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深邃的情感与思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回顾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历史教训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感悟与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庚申”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年的标识
C. 一种风俗
诗中提到的“北使”象征了什么?
A. 外交的艰辛
B. 个人的奋斗
C. 自然的美丽
“飞渡定无船”主要表达了对和谈的什么态度?
A. 积极
B. 怀疑
C. 中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