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8:30
钱塘怀古
作者: 董师谦 〔宋代〕
行人指新守,云此旧宫城。
坐殿衣朝帝,开山何处僧。
日边行塔影,天外送钟声。
王气元无了,何消凿秣陵。
行人指着新的守卫,告诉我这里曾是旧时的宫城。
我坐在殿中,衣着朝帝的服装,问那山上何处有僧侣。
阳光下,塔影在移动,远处传来钟声。
王朝的气运早已消逝,何必再去凿开秣陵的山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董师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抒情诗和古风诗著称。其作品常以怀古、感时为主旨,情感深邃,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钱塘怀古》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动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怀古的方式,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过往繁华的追忆。
这首诗以“怀古”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开篇以“行人指新守”引入,表现出诗人置身于一个历史遗址,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变迁。诗中通过“云此旧宫城”表达出对昔日辉煌的怀念,展现出一种失落感。
接下来的“坐殿衣朝帝”则将个人的身份与历史的帝王相联系,隐含着对权力与地位的思考。“开山何处僧”句中,诗人通过对僧侣的提问,反映出对宗教和精神寄托的向往,同时也暗示着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日边行塔影,天外送钟声”句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却又略显苍凉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最后两句“王气元无了,何消凿秣陵”则是对历史的反思,指出王朝的衰落与历史的无常,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惋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过往的追思,同时也揭示了历史的无常与人事的变迁,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怀古的方式表达对历史的思考,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王朝的衰落,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悲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旧宫城”指的是:
A. 现代建筑
B. 历史遗址
C. 自然风景
“坐殿衣朝帝”一句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豪
B. 无奈与感慨
C. 欢乐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赞美自然
B. 怀古与思考
C. 描绘爱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