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7:4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7:45
钱塘怀古 其二
作者: 董师谦 〔宋代〕
玉床摇帝座,青盖出都城。
巷哭千家泪,燕歌四面声。
乾坤遽如许,风雪可怜生。
清晓宫门外,犹听打六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悲痛的场景:玉床(指皇帝的座位)在摇晃,青盖(指皇帝的车驾)从都城驶出。街巷中传来千家万户的哭泣声,燕子们的歌声回荡在四周。天地在这样的时刻是如此的迅速变幻,风雪也令人心生怜惜。清晨时分,宫门外依然传来打击的声音,仿佛在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
作者介绍:董师谦,字宗道,号惭愧,宋代诗人,生于晚唐,卒于宋理宗时期。他的诗词以清新明快、意境深远而著称,常常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和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回忆往昔,表达对历史的思索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中流露出对民众苦难的同情和对权力的反思。
《钱塘怀古 其二》是一首富有历史感和时代感的诗作。开篇的“玉床摇帝座”便直接引入了权力的动荡,象征着皇权的不稳。随着“青盖出都城”,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皇帝的出行,暗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与另一个时代的开始。接下来的“巷哭千家泪”则将视角转向人民,表现出动乱带来的苦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权力与民生之间的巨大鸿沟。
“燕歌四面声”一语,似乎在提醒人们,尽管春天的生机依旧存在,但在这样的背景下,欢歌却带着无尽的悲伤。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刻,生动地反映了历史的无情和社会的悲剧。
在“乾坤遽如许”的吟叹中,诗人感慨天地的变幻无常,风雪的“可怜生”更是将人间的苦难与自然的冷酷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画面感。最后,清晨的“打六更”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带着历史的沉重感,仿佛在催促人们反思过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深刻,既有对权力的批判,也有对民生的关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权力动荡的忧虑和对民众苦难的同情,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社会的悲剧。
诗词测试:
“玉床摇帝座”中,“玉床”象征什么?
A. 人民
B. 权力
C. 自然
诗中“巷哭千家泪”描述了什么场景?
A. 欢乐的庆典
B. 民众的悲痛
C. 自然的美丽
“燕歌四面声”的意图是?
A. 赞美春天
B. 突显悲伤
C. 描述自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