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蔡处士》

时间: 2025-07-28 00:24:42

诗句

无著复无求,平生不解愁。

鬻蔬贫洁净,中酒病风流。

旨趣陶山相,诗篇沈隐侯。

小斋江色里,篱柱系渔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0:24:42

原文展示:

无著复无求,平生不解愁。
鬻蔬贫洁净,中酒病风流。
旨趣陶山相,诗篇沈隐侯。
小斋江色里,篱柱系渔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追求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他不追求物质的财富,也不被忧愁困扰。以卖菜为生,虽然贫穷,却过着干净的生活;喝酒只为消遣,并不沉迷于风流韵事。他的志趣如同陶渊明那样,喜欢隐居,写诗的风格也如同沈约那样清新。诗的最后提到他的小书房在江边,篱笆上系着小渔舟,展现了一幅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

注释:

字词注释:

  • 无著:无所依托,意指没有挂念。
  • :又、再。
  • 鬻蔬:卖蔬菜。
  • 贫洁净:虽然贫穷,但生活干净。
  • 中酒:喝酒。
  • 病风流:指对风流韵事的沉迷。
  • 旨趣:志趣。
  • 陶山:指陶渊明,隐士诗人。
  • 隐侯:沈约,隐居的诗人。
  • 小斋:小书房。
  • 江色:江水的颜色。
  • 篱柱:篱笆的柱子。
  • 系渔舟:系着渔船。

典故解析:

  • 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诗人,以隐居生活和田园诗著称。
  • 沈约:南朝梁的文学家,以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谷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和对自由的向往。

创作背景: 诗人写作此诗时,正值唐代中期,社会风气渐趋繁华,物欲横流,诗人以此诗表达自己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诗歌鉴赏:

《蔡处士》是一首体现淡泊名利、追求隐逸生活的佳作。全诗在简练的字句中透露出诗人对物质生活的超然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开篇的“无著复无求”便明确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不追求名利和物质的享受,而是选择一种超然的生活方式。这种态度在后文中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诗人通过“鬻蔬贫洁净”的描写,展现了他虽然生活贫困,但内心却是洁净而满足的。

“中酒病风流”一句,虽然提及酒,似乎带有一丝对生活的无奈,但实际上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淡然态度。诗人并不沉迷于风流,而是选择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表现出他对世俗事物的漠然。

接下来的“旨趣陶山相”则引入了陶渊明,诗人用陶渊明的志趣来映射自己的隐逸情怀,显示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江边生活场景,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简单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在意象的营造上极具匠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是唐代隐逸诗的典范之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无著复无求:无所依托又无所追求,强调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超然态度。
  2. 平生不解愁:一生未曾理解忧愁,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宁静。
  3. 鬻蔬贫洁净:卖菜生活虽贫,但干净整洁,体现了他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4. 中酒病风流:喝酒并不沉迷于风流,表现出他对享乐的节制。
  5. 旨趣陶山相:诗人志趣如陶渊明,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6. 诗篇沈隐侯:诗歌深藏如隐士,表明诗人倾向于低调内敛的创作风格。
  7. 小斋江色里:小书房在江边,营造出一种恬静的生活环境。
  8. 篱柱系渔舟:篱笆上系着渔船,进一步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无著复无求,平生不解愁”,形成对称美。
  • 比喻:用陶渊明比喻自己的志趣,增强了诗的文化内涵。
  • 意象:江边、篱笆、渔舟等意象塑造了田园生活的宁静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强调了与世俗物欲的决绝与超然,体现了唐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宁静与自然。
  • :象征隐逸与田园生活。
  • 渔舟:象征自由与随性。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田园生活画面,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陶渊明主要以什么著称? A. 诗歌
    B. 书法
    C. 繁华生活
    D. 商业才能

  2. “无著复无求”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财富
    B. 追求隐逸
    C. 追求名声
    D. 追求风流

  3. 诗中提到的“篱柱系渔舟”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生活场景? A. 繁华热闹
    B. 宁静淡泊
    C. 争斗杀伐
    D. 壮丽山河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郑谷的《蔡处士》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郑谷更着重于对现实生活的反思,而陶渊明则描绘了理想中的桃花源,展现出一种理想化的田园生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汉乐府》
  • 《隐逸文化研究》

相关查询

冬夜 其二 冬夜 其一 送王宗成归越 其二 送王宗成归越 其一 人日 灵鹫十景 其五 连岩栈 灵鹫十景 其四 合涧桥 灵鹫十景 其三 葛洪井 灵鹫十景 其二 龙泓洞 灵鹫十景 其一 莲花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驴的成语 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身三手 神武挂冠 迁开头的成语 彐字旁的字 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上善若水 玉字旁的字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 义樽 曰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包含显的词语有哪些 同成异败 目量意营 要荒 寸字旁的字 居安 机器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