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转应曲》

时间: 2025-07-31 19:44:01

诗句

憔悴,憔悴,懒向花间回睇。

湘皋无限春寒,人远谁闻佩环。

环佩,环佩,冷落明珠莹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9:44:01

原文展示:

憔悴,憔悴,懒向花间回睇。
湘皋无限春寒,人远谁闻佩环。
环佩,环佩,冷落明珠莹翠。

白话文翻译:

我憔悴得很,不愿意回头去看花间的美景。
湘江岸边春寒料峭,远离的人谁能听到我佩环的声音?
环佩声声,冷落了那璀璨的明珠与翠玉。

注释:

  • 憔悴:形容人因忧愁或疲惫而显得消瘦、憔悴。
  • 回睇:回头观看。
  • 湘皋:指湘江的岸边,湘江是中国湖南省的一条大河。
  • 佩环:指佩戴的环状饰物,发出的声音象征着孤独和清冷。
  • 明珠莹翠:明珠和翠玉,象征着珍贵的事物,这里暗指诗人的孤独与被冷落的心情。

典故解析:

“湘皋”是典型的地名,代表江南水乡的春景,常见于古诗词中。诗中的“环佩”则常用来象征女子的柔美和娇艳,但在此却映衬了诗人的孤独感,形成鲜明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吕碧城,清代女诗人,以其清新婉约、情感细腻的诗作著称。她的作品多描写女性的情感与生活状态,具有独特的女性视角。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诗人通过对春寒的描写,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无奈感受。

诗歌鉴赏:

《转应曲》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开头的“憔悴,憔悴”两句,直接传达了诗人的内心状态,反复的字句增强了情感的深度。诗人不愿回头看花间的美景,暗示着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无奈与失落。接着,通过“湘皋无限春寒”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孤独的氛围,春天的寒意与花的美丽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一种“人远谁闻佩环”的孤独感。最后的“环佩,环佩”再次呼应开头,冷落的环佩声象征着诗人心灵的孤寂与失落。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憔悴,憔悴”:表现诗人因思念而显得憔悴的状态。
    • “懒向花间回睇”: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不屑与无奈。
    • “湘皋无限春寒”:春寒的描写,增添了诗歌的凄凉感。
    • “人远谁闻佩环”:孤独的感受,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环佩,环佩”:重复的声音,象征着孤独与冷落。
  • 修辞手法

    • 反复:开头和结尾的“憔悴”和“环佩”形成呼应,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 对比:春寒与花间的美好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诗人的失落感。
    • 拟人:通过“谁闻佩环”,赋予声音以人的情感,增强孤独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寒和孤独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又因现实的无奈而感到失落。

意象分析:

  • 憔悴:代表了诗人的内心苦闷和对生活的无奈。
  • 花间:象征着美好而又遥不可及的事物。
  • 湘皋:展现了特定地域的自然景色,增添了诗歌的情感背景。
  • 环佩:象征着孤独与被忽视的心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憔悴”一词的意思是: A. 美丽
    B. 消瘦
    C. 快乐
    D. 忧愁

  2. “湘皋”指的是: A. 诗人的家乡
    B. 江南水乡
    C. 北方的山川
    D. 诗人想要去的地方

  3. 诗中反复出现的“环佩”象征: A. 美好爱情
    B. 朋友的陪伴
    C. 孤独与冷落
    D. 生活的美好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吕碧城《转应曲》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女性的孤独与思念,但吕碧城更侧重于景象的描绘和内心的苦闷,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融入了对爱情的深切怀念。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苕川夜宿 赠章安甫老人 城南小隐为松江郭彦礼赋 寄陈彦博奉常 送程彦明煜之松江 答徐以文 莲花峰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七十二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七十一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六十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集约 丶字旁的字 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蚤虑 黹字旁的字 不渎 和结尾的成语 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草字头的字 火珠首 蹈规循矩 堑山堙谷 斗字旁的字 谷字旁的字 扇子 认敌作父 秋水伊人 鸟覆危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