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上崔相百忧章(时在浔阳狱)》

时间: 2025-05-04 07:11:24

诗句

共公赫怒,天维中摧。

鲲鲸喷荡,扬涛起雷。

鱼龙陷人,成此祸胎。

火焚昆山,玉石相硾。

仰希霖雨,洒宝炎煨。

箭发石开,戈挥日回。

邹衍恸哭,燕霜飒来,微诚不感。

犹絷夏台。

苍鹰搏攫,丹棘崔嵬。

豪圣凋枯,王风伤哀。

斯文未丧,东岳岂颓。

穆逃楚难,邹脱吴灾。

见机苦迟,二公所咍。

骥不骤进,麟何来哉。

星离一门,草掷二孩。

万愤结习,忧从中催。

金瑟玉壶,尽为愁媒。

举酒太息,泣血盈杯。

台星再朗,天网重恢。

屈法申恩,弃瑕取材。

冶长非罪,尼父无猜。

覆盆倘举,应照寒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11:24

诗词名称: 上崔相百忧章(时在浔阳狱)

作者: 李白 〔唐代〕


原文展示

共公赫怒,天维中摧。
鲲鲸喷荡,扬涛起雷。
鱼龙陷人,成此祸胎。
火焚昆山,玉石相硾。
仰希霖雨,洒宝炎煨。
箭发石开,戈挥日回。
邹衍恸哭,燕霜飒来,
微诚不感。犹絷夏台。
苍鹰搏攫,丹棘崔嵬。
豪圣凋枯,王风伤哀。
斯文未丧,东岳岂颓。
穆逃楚难,邹脱吴灾。
见机苦迟,二公所咍。
骥不骤进,麟何来哉。
星离一门,草掷二孩。
万愤结习,忧从中催。
金瑟玉壶,尽为愁媒。
举酒太息,泣血盈杯。
台星再朗,天网重恢。
屈法申恩,弃瑕取材。
冶长非罪,尼父无猜。
覆盆倘举,应照寒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个人遭遇的深切忧虑和悲哀。诗中的“共公赫怒”指的是统治者的愤怒,造成了社会的动荡与灾难。鲲鲸的喷涌和海浪的雷鸣,象征着大自然的愤怒与混乱。接着描绘了鱼龙陷入困境,成为灾难的根源,火焚昆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毁灭。

诗人仰望天空,希望能有甘霖降临,解除心中的焦虑。随后的箭发石开、戈挥日回等描写,体现出战争的残酷和无情。邹衍的悲哭,燕霜的飒然带来一阵寒意,说明了人间的苦难与失落。

整首诗弥漫着忧虑和无奈,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注释

  • 共公赫怒:共公指的是统治者,赫怒形容其愤怒。
  • 鲲鲸:传说中的大鱼,象征着巨大的力量与波动。
  • 鱼龙陷人:鱼与龙象征着困扰与灾难。
  • 火焚昆山:昆山是美丽的山,火焚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毁灭。
  • 邹衍:古代著名的算命家,诗中提到他悲痛的哭声。
  • 金瑟玉壶:金瑟象征着音乐与美好,玉壶象征着美酒,二者皆为愁苦的媒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其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风格多变,内容丰富。

创作背景:李白在浔阳狱中写作此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动乱、个人遭遇的忧虑和不满。此时正值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不安,李白身处囹圄,感受到深重的悲哀。


诗歌鉴赏

《上崔相百忧章》是一首悲怆之作,展现了李白对时局的深刻关切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鲲鲸、雷涛等,反映出诗人心中的不安与愤怒。通过对大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描绘,李白有效地传达了个人与国家的纠葛。

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李白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探讨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助。“金瑟玉壶,尽为愁媒”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现实的无情对比。

李白在诗中不仅揭示了对现状的愤慨,也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尽管面临巨大压力,李白依然没有放弃希望,最后一句“覆盆倘举,应照寒灰”,更是传达出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念,尽管灰暗不堪,依然希望能有光明的来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首句以“共公赫怒”开篇,直接引出统治者的愤怒,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2. 通过“鲲鲸喷荡,扬涛起雷”,将自然的力量与人的命运相连,强化了悲剧感。
    3. “鱼龙陷人,成此祸胎”则对社会动荡原因进行了暗示,揭示了人们的无力感。
    4. 诗中多次提及战争与灾难,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不满与焦虑。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瑟玉壶”比喻美好的事物,体现了诗人的忧愁。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全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时局的忧虑、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展现了李白豪放而又细腻的情感。


意象分析

  • 鲲鲸:象征着巨大的力量与混乱,反映了社会动荡。
  • 金瑟玉壶:象征着美好与情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
  • 苍鹰:象征着追求自由与理想的勇气,体现了诗人的高远志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共公赫怒”指的是什么? A. 统治者的愤怒
    B. 自然的力量
    C. 个人的悲伤

  2. “金瑟玉壶”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美好的事物
    B. 战争的残酷
    C. 自然的力量

  3. 诗的最后一句“覆盆倘举,应照寒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希望
    C. 无奈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同样体现了李白对生活的感慨与反思。
  • 《将进酒》: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珍惜和豪放的态度。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杜甫的诗更注重现实的苦痛,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个人情感与对未来的期望。

参考资料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读林逋魏野二处士诗 望永思陵 雨後独登拟岘台 病中杂咏十首 十月二十八日夜鸡初鸣时梦与数女仙遇其一作 风雨旬日春後始晴 自妙相归将至杜浦堰舟中作 秋怀 鲁墟舟中作 题海首座侠客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班荆道故 鄐诜高第 被褐藏辉 首字旁的字 乱首垢面 舂击 席开头的成语 追比 颤悠 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千思万虑 火字旁的字 建之底的字 曝骨履肠 包含冬的成语 松柏后凋 西字头的字 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