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9:57
多难逢君事已迟,
偷生到此岂宜悲!
可怜身外无长物,
留取孤臣一卷诗!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经历了众多磨难之后,与朋友的相聚已然太迟,生命如此艰难,难道还应该感到悲伤吗?可怜的是,自己身外没有其他的财富,只能留下这一卷孤独的诗篇。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古代典故,但表达的情感与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孤独”、“被困”的主题相契合,常常出现在士人对命运和人生的思考中。
钱澄之(1640-1711),字子升,号静庵,晚号松壑。清代诗人,曾任官职,但因政治原因屡遭贬谪,生活困苦。诗风清新,常以个人情感和时事感怀为题材。
此诗创作于清代,钱澄之经历了多次政治波折与个人磨难,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怀念。在动荡的时代中,他感受到孤独和无奈,借诗抒发内心情感。
《行路难 其八》是一首表达孤独与挣扎的诗。首句“多难逢君事已迟”直接点出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时间已晚,暗示着对友谊的珍惜与无奈。诗人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感叹生存的艰难,“偷生到此岂宜悲”,此句强调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似乎在问自己,经历了如此多的苦难,难道还应该哀伤吗?
接下来的“可怜身外无长物”,则是对自己身世的感慨,意味着除了诗歌,自己再无其他的留存。这表现了古代文人对物质财富的超然态度,认为诗歌才是生命的真正价值所在。最后一句“留取孤臣一卷诗”中,诗人以“孤臣”自喻,表达了自己在政治风波中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把诗歌视为自己的精神寄托,体现了他对文学的执着。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字句,流露出深邃的情感,给人以强烈的共鸣,反映了清代士人的悲愤与坚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围绕孤独与生存的主题,表达了在经历艰难困苦后的思考与反省。诗人虽然身处逆境,但仍不忘文学的价值,体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诗中提到“多难逢君事已迟”,意指:
A. 诗人与朋友早已相聚
B. 诗人与朋友相聚已晚
C. 诗人感到无比快乐
诗人认为自己身外没有:
A. 诗歌
B. 财富
C. 好友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留取孤臣一卷诗”,主要表达了:
A. 对财富的追求
B. 对友谊的珍惜
C. 对文学的执着
答案:1-B,2-B,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