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0 06:4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6:49:36
扰扰蜣蜋不足评,
区区只逐粪丸行。
若乘饮露嘶风便,
又作人间第一清。
这只蜣蜋(屎壳郎)喧闹得不足以去评判它,
它只是追逐着粪便而行。
如果它能乘着露水,吼叫着迎风飞翔,
那它便成了人世间最清新的一种生灵。
蜣蜋常被视为卑微的象征,因其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而被人轻视。然而,诗中提到若能饮露嘶风,则可在自然中展现出另一种清新、高贵的状态,这是一种对生命价值的重新审视。
王令,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这首诗创作于王令早期,正值其探索生活哲理的阶段,旨在通过蜣蜋这一不起眼的生物,反映出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存在价值的重新认识。
《蜣蜋》通过蜣蜋这一卑微的生物,引发对生命的深思。诗的前两句直接描绘了蜣蜋的行为,突显其在自然界中微不足道的地位。蜣蜋“逐粪丸行”,这不仅是对其生存方式的写照,也隐喻了人类在世俗琐事中追逐利益的状态。然而,王令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引入了转折——“若乘饮露嘶风便”,在此,诗人展现了蜣蜋另一种可能的生活状态。借助露水与风的意象,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这种理想不仅适用于蜣蜋,也映射到人类的生活态度。通过这种对比,王令引导读者反思自身,是否也能在生活的喧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清新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蜣蜋这一小生物的描写,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强调了物质与精神的对立,提倡一种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蜣蜋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饮露”表示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
王令的《蜣蜋》和李白的《将进酒》都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但王令更侧重于内心的追求与反思,而李白则是对生活的豪放与畅快的表达。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