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7:04
行路难五首 其一
作者:杨万里 〔宋代〕
君不见河阳花,今如泥土昔如霞。
君不见武昌柳,春作金丝秋作帚。
人生马耳射东风,柳色桃花却长久。
秦时东陵千户侯,华虫被体腰苍璆。
汉初沛邑刀笔吏,折腰如磬头抢地。
萧相厥初谒邵平,中廷百拜百不应。
邵平后来谒萧相,故侯一拜一惆怅。
万事反覆何所无,二子岂是大丈夫。
穷通流坎皆偶尔,抟扶未必贤枪榆。
华胥别是一天地,醉乡何曾有生死。
侬欲与君归去来,千愁万恨付一杯。
你不看看河阳的花,今天像泥土,曾几何时如同霞光。
你不看看武昌的柳,春天像金丝,秋天像扫帚。
人生就像马耳朵听东风,柳树的颜色和桃花却长久常在。
秦时东陵的千户侯,华虫包裹着身体,腰间佩戴着苍璆。
汉初沛邑的刀笔吏,折腰像磬头一样在地上抢夺。
萧相国初次拜访邵平,中庭百拜却百般不应。
邵平后来拜访萧相国,故侯一拜却感到惆怅。
万事反复何处没有,二位年轻人岂是大丈夫。
穷通流坎皆是偶然,抟扶未必是贤良的槐树。
华胥别是一天地,醉乡何曾有生死之分。
我想与你一同回去,千愁万恨都化为一杯酒。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80年-1250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行路难五首》是在杨万里经历了人生的磨难与浮沉后写成的,诗中深刻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幻的思考。
《行路难五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诗的开头以“君不见”引出,透过河阳花和武昌柳的变化,引发对生活的思考。诗中“人生马耳射东风”一句,生动地描绘出人们在命运面前的无奈与被动,仿佛生活的风向总是不可捉摸。
接着,诗人引用历史典故,通过秦汉时期的权贵与文士的对比,展现出权势和地位的短暂与脆弱。此后,表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难以捉摸,强调了人的努力与命运的偶然性。最后,以“侬欲与君归去来,千愁万恨付一杯”作为结尾,表达了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切怀念,渴望在酒杯中倾诉愁苦,显示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释然。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语言生动形象,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自然和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最终流露出一种对友情的渴望和对愁苦的释然。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河阳花”象征着什么?
A. 美好与短暂
B. 永恒与真实
C. 财富与权势
诗人使用“马耳”这一意象主要是为了表达什么?
A. 对生活的热爱
B. 对命运的无奈
C. 对友情的珍视
诗的最后一句“千愁万恨付一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绝望与放弃
B. 怀念与释然
C. 愤怒与不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