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行路难六首感事作 其四》

时间: 2025-05-02 05:32:22

诗句

君不见波间蜃,吞吐楼台倏千仞。

君不见岩间蛛,四张罗网迷空虚。

君子行善苦不足,小人济恶才有馀。

沉机伏弩绊飞走,变幻诪张何不有。

术穷数尽来天刑,青冥白昼飞雷霆。

君不见林甫剖棺桧丑缪,千秋永劫昭大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2:22

原文展示

行路难六首感事作 其四
作者: 胡应麟 〔明代〕

君不见波间蜃,吞吐楼台倏千仞。
君不见岩间蛛,四张罗网迷空虚。
君子行善苦不足,小人济恶才有馀。
沉机伏弩绊飞走,变幻诪张何不有。
术穷数尽来天刑,青冥白昼飞雷霆。
君不见林甫剖棺桧丑缪,千秋永劫昭大戮。

白话文翻译

你难道没有看到海中出现的蜃?它吞吐着楼台,瞬间高耸千仞。
你难道没有看到岩石间的蜘蛛?它四处张网,迷惑了空虚的空间。
君子行善却觉得不够,小人施恶却总是有余。
沉重的机关与伏弩绊住飞奔的鸟,变化无常的诡计为何不出现?
当技艺穷尽、手段尽失时,天上降下严酷的惩罚,雷霆在白昼间轰鸣。
你难道没有看到林甫剖棺的丑事?千秋万代永远昭示着他的大罪。

注释

  • :传说中的一种海中生物,能变幻成楼台等景物。
  • 千仞:形容很高的样子,指高耸的建筑。
  • :蜘蛛,捕猎的象征,暗指阴险。
  •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 小人:指品德低劣的人。
  • 沉机伏弩:比喻阴险的计谋和陷阱。
  • 青冥白昼:形容白天,意指天理昭彰。
  • 林甫:指历史典故中的林甫,因其剖棺之事而被后人诟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应麟(1551年-1602年),字仲明,明代文学家,擅长诗词、散文,尤其以其古诗歌闻名,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和历史感。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变革与动荡时期,诗人借古抒今,通过对比古今人物行为,展现了对社会现象的不满与对人性深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行路难六首感事作 其四》运用丰富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和人性丑陋的深切思考。诗中开头两句描绘了蜃和蛛的形象,象征着表面繁华与内心空虚之间的巨大对比,揭示了社会上君子行善却得不到应有回报的悲哀。而小人施恶,却因其阴险狡诈而常常得利,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社会阴暗面的控诉。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沉机伏弩”的隐喻,指出社会中不正之风的存在,并质疑那些变化多端、伪善的行为。诗的最后两句,通过对林甫的典故引用,暗示了历史对恶行的惩罚与警示,强调了天道的公正与不可逃避的道德制裁。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彰显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关怀和对人性的深切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君不见波间蜃,吞吐楼台倏千仞:通过蜃的变化象征虚幻与奢华,警示人们对表象的迷恋。
  2. 君不见岩间蛛,四张罗网迷空虚:蜘蛛的网暗示陷阱与阴谋,人们在这种环境下容易迷失。
  3. 君子行善苦不足,小人济恶才有馀:对比君子与小人的命运,表达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4. 沉机伏弩绊飞走:暗示阴险的计谋对人的束缚。
  5. 变幻诪张何不有:质疑伪善的行为为何会被接受。
  6. 术穷数尽来天刑:当手段用尽时,必然会遭遇惩罚。
  7. 青冥白昼飞雷霆:象征正义的神灵在白昼显现,警示恶行。
  8. 君不见林甫剖棺桧丑缪:通过林甫的例子,警示人们历史的教训。

修辞手法

  • 比喻:蜃与蛛的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环境与人性的复杂。
  • 对仗: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讽:通过君子与小人的对比,揭示社会的黑暗与不公。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社会中的阴暗面,反映了诗人对人性与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表现了对正义与道德的追求,揭示了君子与小人的命运对比,呼唤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虚幻的繁华与表象的诱惑。
  • :象征阴险与陷阱,暗示人际关系的复杂。
  • 君子小人:代表道德的两极,反映出社会的道德困境。
  • 雷霆:象征正义的制裁与不可避免的惩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君子行善苦不足,小人济恶才有馀”这句诗表现了什么?

    • A. 君子和小人的命运相同
    • B. 君子受苦,小人得利
    • C. 君子比小人更可怜
    • D. 小人总是失败
  2. 诗中提到的“林甫”指的是哪个典故?

    • A. 林甫剖棺
    • B. 林甫隐居
    • C. 林甫作诗
    • D. 林甫成名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行路难》 by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 《天净沙·秋思》 by 马致远

诗词对比

  • 《行路难》与本诗都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但李白的作品更多体现个体的孤独与无奈,而胡应麟则更强调道德的探讨与历史的警示。

参考资料

  • 胡应麟《行路难六首》研究
  • 明代诗歌流派与风格分析
  • 典故与历史人物对比研究

相关查询

登玉钩亭奉献淮南李相公 岁晚喜远兄弟至书情 少妇词 早春松江野望 汉阴驿与宇文十相遇,旋归西川,因以赠别 题任处士幽居 早秋江行 忝职武昌,初至夏口,书事献府主相公 赠萧都官 老将行(一作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战鼙 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寄情诗酒 幾字旁的字 包含跞的词语有哪些 鬯字旁的字 节同时异 宴歌 谦降 包含返的词语有哪些 糹字旁的字 海伦公式 死去活来 下军 目字旁的字 对客挥毫 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