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1: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1:31
原文展示:
读史 其五 陈普 〔宋代〕 天踰铁勒偏无夜,地到扶桑更有人。 民首自黔心自白,诗书万古不忧秦。
白话文翻译:
天空越过铁勒国,那里偏僻得几乎没有夜晚; 大地延伸到扶桑之地,那里依然有人居住。 民众的头颅虽被涂黑,内心却依然纯洁; 诗书流传万古,不必担忧秦朝的统治。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他对历史和文化有着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地理的描绘,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信心和对民众纯洁内心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铁勒”和“扶桑”两个极端地理概念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深刻认识。诗中“天踰铁勒偏无夜”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铁勒国的偏僻,而“地到扶桑更有人”则表达了即使在最遥远的地方,文明依然得以延续。后两句“民首自黔心自白,诗书万古不忧秦”则强调了民众内心的纯洁和对文化传承的信心,即使面对强权如秦朝,文化依然能够流传万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极端地理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信心和对民众纯洁内心的赞美,强调了文化的不朽和对强权的无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铁勒”指的是什么? A. 古代民族名 B. 古代国家名 C. 古代地名 D. 古代传说中的地方
诗中“扶桑”常用来指代什么? A. 中国 B. 日本 C. 韩国 D. 越南
诗中“民首自黔心自白”表达了什么? A. 民众外表和内心的不同 B. 民众外表和内心的相同 C. 民众外表的苦难 D. 民众内心的纯洁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