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5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51:49
寄王逢原
北风吹云埋九垓,
草木零落空池台。
六龙避逃不敢出,
地上独有寒崔嵬。
披衣起行愁不惬,
归坐把卷阖且开。
永怀古人今已矣,
感此近世何为哉。
申韩百家爇火起,
孔子大道寒於灰。
儒衣纷纷欲满地,
无复气焰空煤炱。
力排异端谁助我,
忆见夫子真奇材,
楩柟豫章概白日,
秖要匠石聊穿裁。
我方官拘不得往,
子有闲暇宜能来。
晤言相与入圣处,
一取万古光芒回。
北风呼啸,云层笼罩着九天,草木凋零,空荡荡的池台显得格外荒凉。六条龙在寒风中逃避,不敢出门,唯有大地上寒冷而巍峨的景象。披上衣服走出门,愁绪满怀,但内心并不舒畅,归来后坐下翻看书卷,反复开合。永远怀念古人,如今已不再,感慨当今社会又为何如此呢?申、韩等百家之学早已如火焰般燃起,孔子的伟大道理却冷却得如同灰烬。儒生们纷纷衣衫褴褛,满地都是,气焰再无,空余一堆煤炭的余灰。谁能帮助我抵挡异端的攻击?我想起你,夫子,真是一个奇才。楩柟树的原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唯有工匠可以稍加雕琢。我身为官员无法外出,若你有闲暇,务必前来。我们相聚,共同探讨圣人的思想,一同追寻古代的光辉。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以推行“新法”而闻名,主张经济改革和政治革新。王安石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现实的关注与对历史的反思。
创作背景:这首诗大约作于王安石任职期间,正值社会动荡与思想竞争激烈之时。他对于古代儒家思想的怀念与对当代学术的失望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他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与忧虑。
《寄王逢原》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感慨的古诗,展现了王安石对当时学术氛围的思考与对古代儒家思想的怀念。诗的开头以“北风吹云埋九垓”描绘了一幅寒冷、凄凉的冬日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接着,诗人通过描写六龙的逃避与大地的寒冷,进一步体现出对当代政治和文化环境的不满。
在中段,王安石感叹古人与今人的差异,表达对儒家学说衰落的惋惜。特别提到“申韩百家爇火起,孔子大道寒於灰”,显示出当时百家争鸣的局面与儒家思想的冷落,反映出诗人对真理的追求与对伪学的反感。
最后,王安石以自我反思的方式,表达了对古代圣人的敬仰与追求,强调了知识的传承与精神的启迪,结尾的“晤言相与入圣处,一取万古光芒回”更是表达了他渴望重返古代光辉的心情。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上真挚,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对传统与变革的思考,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古代儒家思想的追求与对当代文化现状的深刻反思,表达了王安石渴望回归理想境界的情感与对现实的不满。
意象词汇:
每个意象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憧憬。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北风”象征什么?
A. 温暖的春风
B. 寒冷与压迫
C. 祥和的夏日
D. 丰收的秋风
“申韩百家爇火起”中的“爇火”指的是什么?
A. 繁荣兴盛
B. 毁灭与消亡
C. 学术争鸣
D. 冷淡无情
诗中提到的“夫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孟子
B. 荀子
C. 孔子
D. 老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安石的《寄王逢原》相比,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但杜甫的笔调更加沉重,情感更加直接。王安石则在怀念古人的同时,表现出对当代学术的失望,情感上更加复杂、内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