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制置发运唐子方学士》

时间: 2025-05-09 00:39:18

诗句

本以谏诤称,今以财赋用。

所为各有能,何必於兹重。

东南周万里,海陆竭煮种。

敛之为公上,岂是与民共。

民方苦久弊,将缺太平颂。

有利得设施,无不可抑纵。

大都守绳墨,曷异虱处缝。

从来许国心,曾未苟禄俸。

愿无输羡余,终亦归侍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9:18

原文展示

送制置发运唐子方学士
梅尧臣

本以谏诤称,今以财赋用。
所为各有能,何必於兹重。
东南周万里,海陆竭煮种。
敛之为公上,岂是与民共。
民方苦久弊,将缺太平颂。
有利得设施,无不可抑纵。
大都守绳墨,曷异虱处缝。
从来许国心,曾未苟禄俸。
愿无输羡余,终亦归侍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现状的看法。诗人认为,古代士人以谏诤著称,而现在却为财赋而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何必在此事上过于重视?东南地区广阔,海陆皆可耕种,然而所收集的财富却都上缴给国家,与民众何益?民众长期遭受苦难,正缺乏太平的歌颂。只要有利益,就可以设立制度,没有什么不可以抑制或放纵的。大多数人都在遵守规矩,这与虱子在缝隙中一样毫无区别。自古以来,有志于国家的人,未曾贪图俸禄,希望不再输送多余的财富,最终能够归于侍从。

注释

  • 谏诤:指直言劝谏、提出意见和建议。
  • 财赋:指国家征收的税收和财物。
  • 东南:指中国的东南地区,地理广阔,资源丰富。
  • 敛之为公上:指将收集的财富上缴给国家。
  • 太平颂:指对太平盛世的歌颂和向往。
  • 羡余:指多余的财富。
  • 侍从:指为君主服务的人,暗含忠诚之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德润,号香严,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擅长古体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关注社会民生,常以忧国忧民为主题。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宋代,正值国家政治腐败、民生困苦时期。诗人通过对比古今,表达对当时政治的失望与无奈。

诗歌鉴赏

梅尧臣在《送制置发运唐子方学士》中,通过对比古今士人的角色转变,揭示了当时社会对财富与权力的追逐。他指责当权者忘却了为民服务的初心,转而追求个人利益。诗中提到“东南周万里,海陆竭煮种”,展现了富饶的土地,然而这些财富却未能惠及民众,反而被上缴给国家,这种矛盾引发了诗人的深思。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每两句形成一对,既有逻辑的连贯性,又展现了诗人的思考深度。诗人在结尾部分强调了自己愿无输羡余的心愿,表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通过对“羡余”的抨击,诗人明确表达了对当权者的批判,并期望一个能让人人共享财富的社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本以谏诤称:古人因直言不讳而受到称赞。
  2. 今以财赋用:如今却只为国家的财赋而存在,这种转变令人失望。
  3. 所为各有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和价值。
  4. 何必於兹重:为何要在这件事情上过于强调?
  5. 东南周万里:描绘东南地区的广袤和富饶。
  6. 海陆竭煮种:海陆皆可耕种,资源丰富。
  7. 敛之为公上:将财富上缴给国家。
  8. 岂是与民共:这难道是与民众共同享有吗?
  9. 民方苦久弊:百姓长期遭受苦难与弊端。
  10. 将缺太平颂:他们需要太平盛世的赞美。
  11. 有利得设施:只要有利可图,就可以设立制度。
  12. 无不可抑纵:没有什么不能抑制或放纵的。
  13. 大都守绳墨:大多数人都遵循规矩。
  14. 曷异虱处缝:这与虱子藏匿于缝隙中有何区别?
  15. 从来许国心:自古以来,心系国家的人。
  16. 曾未苟禄俸:未曾贪图俸禄。
  17. 愿无输羡余:希望不再输送过多的财富。
  18. 终亦归侍从:最终还是希望归于侍从之地。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海陆竭煮种,敛之为公上”,形成工整的对仗,增强诗的韵律感。
  • 比喻:“曷异虱处缝”比喻当权者与庶民之间的微妙关系,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反思。

主题思想: 本诗展现了诗人对当时官场腐败、民生困苦的深刻关切,表达了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渴望,强调了士人的责任与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南:象征着繁荣与希望。
  • 海陆:代表了自然的富饶。
  • 民众:象征着被忽视的群体,表达了对他们苦难的同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南”象征什么? A. 繁荣与希望
    B. 贫困与落后
    C. 战争与动乱

  2. “无不可抑纵”中“抑纵”指的是什么? A. 制止与放纵
    B. 容忍与宽恕
    C. 反对与支持

  3. 诗人希望士人不再贪图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俸禄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关注民生,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 陶渊明《饮酒》:强调个人的隐逸与自然,体现了对社会的逃避与对自然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梅尧臣研究》
  • 《古诗词赏析与解读》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张工部庙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 送王补之行风忽作因题四句于舟中 晏望驿释舟走信州 次韵唐彦猷华亭十咏其五柘湖 寄吴冲卿 破冢二首 遇雪 题仪真致政孙学士归来亭 赠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万代千秋 景福 包含圭的成语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丑人多作怪 自字旁的字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温开头的成语 无关大局 累牍连篇 卤字旁的字 酣畅淋漓 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穴宝盖的字 鬯字旁的字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目注心营 铜头铁额 映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