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斋中读书 其十一》

时间: 2025-05-07 06:46:20

诗句

诗篇虽小技,其源本经史。

必也万卷储,始足供驱使。

别材非关学,严叟不晓事。

顾令空疏人,著录多弟子。

开口效杨陆,唐音总不齿。

吾观赵宋来,诸家匪一体。

东都导其源,南渡逸其轨。

纷纷流派别,往往近粗鄙。

群公皆贤豪,岂尽昧厥旨。

良由陈言众,蹈袭乃深耻。

云何今也愚,惟践形迹似。

譬诸艻蔗甘,舍浆啖渣滓。

斯言勿用笑,庶无乖义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6:20

原文展示

斋中读书 其十一 朱彝尊 〔清代〕

诗篇虽小技,其源本经史。 必也万卷储,始足供驱使。 别材非关学,严叟不晓事。 顾令空疏人,著录多弟子。 开口效杨陆,唐音总不齿。 吾观赵宋来,诸家匪一体。 东都导其源,南渡逸其轨。 纷纷流派别,往往近粗鄙。 群公皆贤豪,岂尽昧厥旨。 良由陈言众,蹈袭乃深耻。 云何今也愚,惟践形迹似。 譬诸艻蔗甘,舍浆啖渣滓。 斯言勿用笑,庶无乖义始。

白话文翻译

诗篇虽然被视为小技艺,但其根源在于经典和历史。 必须储备万卷书籍,才能充分运用。 特殊的才能并不关乎学问,严叟不了解这些。 然而让那些空洞无物的人,却有很多弟子追随。 开口模仿杨陆的风格,对唐代的诗歌总是不屑一顾。 我看从赵宋以来,各家风格各异。 东都引导了其源头,南渡则偏离了轨道。 各种流派纷繁复杂,往往显得粗俗。 各位贤士都是英豪,难道都不明白其宗旨吗? 正是因为陈旧的言辞太多,抄袭才成为深深的耻辱。 为何现在的人如此愚蠢,只模仿表面的形式。 比如吃甘蔗,却舍弃了汁液只吃渣滓。 这些话不要笑,希望不要违背初衷。

注释

  • 诗篇虽小技:诗篇被视为小技艺,但作者认为其有深厚的文化根基。
  • 其源本经史:诗的源头在于经典和历史。
  • 必也万卷储:必须有大量的书籍储备。
  • 别材非关学:特殊的才能并不依赖于学问。
  • 严叟不晓事:严叟(指严羽)不了解这些。
  • 顾令空疏人:然而让那些空洞无物的人。
  • 开口效杨陆:开口模仿杨万里和陆游的风格。
  • 唐音总不齿:对唐代的诗歌总是不屑一顾。
  • 吾观赵宋来:我看从赵宋以来。
  • 东都导其源:东都(指北宋)引导了其源头。
  • 南渡逸其轨:南渡(指南宋)则偏离了轨道。
  • 纷纷流派别:各种流派纷繁复杂。
  • 往往近粗鄙:往往显得粗俗。
  • 群公皆贤豪:各位贤士都是英豪。
  • 岂尽昧厥旨:难道都不明白其宗旨吗?
  • 良由陈言众:正是因为陈旧的言辞太多。
  • 蹈袭乃深耻:抄袭才成为深深的耻辱。
  • 云何今也愚:为何现在的人如此愚蠢。
  • 惟践形迹似:只模仿表面的形式。
  • 譬诸艻蔗甘:比如吃甘蔗。
  • 舍浆啖渣滓:却舍弃了汁液只吃渣滓。
  • 斯言勿用笑:这些话不要笑。
  • 庶无乖义始:希望不要违背初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他的诗文风格清新,尤以诗见长,与王士禛并称“南朱北王”。朱彝尊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朱彝尊在斋中读书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看法。他认为诗歌虽被视为小技艺,但其根源在于经典和历史,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创作出好诗。同时,他对当时诗坛的模仿风气表示不满,认为人们应该追求创新,而不是简单模仿前人。

诗歌鉴赏

朱彝尊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深刻见解。他认为诗歌虽被视为小技艺,但其根源在于经典和历史,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创作出好诗。他批评了当时诗坛的模仿风气,认为人们应该追求创新,而不是简单模仿前人。诗中“别材非关学,严叟不晓事”一句,表达了对严羽《沧浪诗话》中某些观点的不认同。他认为诗歌创作需要广博的知识储备,而不是仅仅依赖于特殊的才能。

诗中“开口效杨陆,唐音总不齿”一句,表达了对模仿杨万里和陆游风格的批评,认为这种模仿是对唐代诗歌的不尊重。他强调诗歌创作应该追求创新,而不是简单模仿前人。诗的最后,他呼吁人们不要违背诗歌创作的初衷,要追求真正的艺术创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诗篇虽小技,其源本经史。

    • 诗篇被视为小技艺,但作者认为其有深厚的文化根基。
  2. 必也万卷储,始足供驱使。

    • 必须有大量的书籍储备,才能充分运用。
  3. 别材非关学,严叟不晓事。

    • 特殊的才能并不依赖于学问,严叟不了解这些。
  4. 顾令空疏人,著录多弟子。

    • 然而让那些空洞无物的人,却有很多弟子追随。
  5. 开口效杨陆,唐音总不齿。

    • 开口模仿杨万里和陆游的风格,对唐代的诗歌总是不屑一顾。
  6. 吾观赵宋来,诸家匪一体。

    • 我看从赵宋以来,各家风格各异。
  7. 东都导其源,南渡逸其轨。

    • 东都(指北宋)引导了其源头,南渡(指南宋)则偏离了轨道。
  8. 纷纷流派别,往往近粗鄙。

    • 各种流派纷繁复杂,往往显得粗俗。
  9. 群公皆贤豪,岂尽昧厥旨。

    • 各位贤士都是英豪,难道都不明白其宗旨吗?
  10. 良由陈言众,蹈袭乃深耻。

    • 正是因为陈旧的言辞太多,抄袭才成为深深的耻辱。
  11. 云何今也愚,惟践形迹似。

    • 为何现在的人如此愚蠢,只模仿表面的形式。
  12. 譬诸艻蔗甘,舍浆啖渣滓。

    • 比如吃甘蔗,却舍弃了汁液只吃渣滓。
  13. 斯言勿用笑,庶无乖义始。

    • 这些话不要笑,希望不要违背初衷。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譬诸艻蔗甘,舍浆啖渣滓”使用了比喻手法,将模仿前人的行为比作吃甘蔗只吃渣滓,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东都导其源,南渡逸其轨”使用了对仗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排比:诗中“纷纷流派别,往往近粗鄙”使用了排比手法,强调了流派的多样性和粗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强调诗歌创作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新精神。作者批评了当时诗坛的模仿风气,认为人们应该追求创新,而不是简单模仿前人。他呼吁人们不要违背诗歌创作的初衷,要追求真正的艺术创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诗篇:象征诗歌创作。
  • 经史:象征文化底蕴。
  • 万卷储:象征广博的知识储备。
  • 杨陆:象征模仿的对象。
  • 唐音:象征唐代诗歌。
  • 东都:象征北宋。
  • 南渡:象征南宋。
  • 艻蔗甘:象征精华。
  • 渣滓:象征糟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朱彝尊认为诗歌的根源在于什么?

    • A. 经典和历史
    • B. 特殊的才能
    • C. 模仿前人
    • D. 空洞无物
  2. 诗中“开口效杨陆”指的是模仿谁的风格?

    • A. 杨万里和陆游
    • B. 杨慎和陆机
    • C. 杨炯和陆游
    • D. 杨万里和陆机
  3. 朱彝尊批评了什么风气?

    • A. 创新精神
    • B. 模仿前人
    • C. 广博的知识储备
    • D. 深厚的文化底蕴
  4. 诗中“譬诸艻蔗甘,舍浆啖渣滓”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比喻
    • B. 对仗
    • C. 排比
    • D. 拟人

答案:1. A 2. A 3. B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士禛《秋柳》:王士禛的这首诗也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看法,强调诗歌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 杨万里《小池》:杨万里的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可以与朱彝尊的诗进行对比。

诗词对比

  • 朱彝尊的《斋中读书》与王士禛的《秋柳》: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看法,但朱彝尊更强调创新精神,而王士禛更强调文化底蕴。
  • 朱彝尊的《斋中读书》与杨万里的《小池》:两首诗在风格上形成对比,朱彝尊的诗较为严肃,而杨万里的诗较为清新自然。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朱彝尊诗集》:收录了朱彝尊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清代诗选》:收录了清代多位诗人的作品,可以进行横向比较。
  • 《沧浪诗话》:严羽的诗论著作,可以了解朱彝尊批评的观点来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 其二 减字木兰花 其三 减字木兰花 题冬春轩先生鼓枻沧浪集 减字木兰花·中秋多雨 减字木兰花 前题 减字木兰花·身心裂转 减字木兰花 其二 题郭起庭盆柏图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揉花催柳 减字木兰花 其三 灯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萴子 包含瞳的词语有哪些 黑字旁的字 遇开头的成语 衣字旁的字 以资切磋 柳径 辜射 爪字旁的字 兼收博采 攻其不备 鹤唳风声 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日字旁的字 互动 躭酒 治不忘乱 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