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暇日六咏其一{双白鸭}》

时间: 2025-05-05 10:35:04

诗句

已断鹰隼猜,仍叨主人惠。

皎洁静天姿,双栖莫相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35:04

原文展示:

暇日六咏其一{双白鸭} 作者:张耒 〔宋代〕 已断鹰隼猜,仍叨主人惠。皎洁静天姿,双栖莫相忌。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已经摆脱了鹰隼的猜疑,仍然受到主人的恩惠。它们拥有皎洁而宁静的天生丽质,双双栖息在一起,不要相互嫉妒。

注释: 字词注释:

  • 已断鹰隼猜:指白鸭已经摆脱了被鹰隼捕食的危险。
  • 仍叨主人惠:仍然受到主人的照顾和恩惠。
  • 皎洁静天姿:形容白鸭的羽毛洁白无瑕,姿态宁静优雅。
  • 双栖莫相忌:两只白鸭共同栖息,不要相互嫉妒或争斗。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通过描绘白鸭的形象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约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亦体现了其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闲暇之余,观察到园中的双白鸭,感叹它们的生活状态,从而抒发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和谐共处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对白鸭的形象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和谐共处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已断鹰隼猜”一句,既描绘了白鸭的安全状态,也隐喻了诗人自己希望摆脱外界的纷扰和猜疑。“皎洁静天姿”则进一步以白鸭的洁白宁静来象征诗人内心的纯净和平和。最后“双栖莫相忌”一句,强调了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理想化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已断鹰隼猜”:通过描绘白鸭摆脱了被捕食的危险,表达了安全和平静的意境。
  • “仍叨主人惠”:继续受到主人的照顾,体现了感恩和接受的情感。
  • “皎洁静天姿”:用皎洁和宁静来形容白鸭的美丽,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欣赏。
  • “双栖莫相忌”:强调了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将白鸭的洁白宁静比作天生的丽质,增强了形象的生动性。
  • 拟人:将白鸭赋予了人的情感,如“莫相忌”,使诗意更加丰富。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和谐共处和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白鸭的形象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诗人传达了对纯净和平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皎洁:形容白鸭的羽毛洁白无瑕,象征纯净和美丽。
  • 静天姿:形容白鸭的姿态宁静优雅,象征平和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已断鹰隼猜”一句,表达了什么意境? A. 白鸭的安全状态 B. 白鸭的战斗状态 C. 白鸭的孤独状态 D. 白鸭的恐惧状态

  2. “皎洁静天姿”一句中,“皎洁”形容的是什么? A. 白鸭的眼睛 B. 白鸭的羽毛 C. 白鸭的脚 D. 白鸭的叫声

  3. 诗的最后一句“双栖莫相忌”强调了什么? A. 竞争 B. 和谐 C. 孤独 D. 恐惧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变化,表达了对和谐共处的向往。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词对比:

  • 张耒的《暇日六咏其一{双白鸭}》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者都表达了对和谐共处的向往,但张耒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绘,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融入了对人生经历的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张耒在内的多位诗人的生平和作品。

相关查询

送朱秀才归闽 怀东湖寺 闻尚颜下世 勉道林谦光鸿蕴二侄 乱后江西过孙鲂旧居因寄 湘妃庙 谢西川昙域大师玉箸篆书 过鹿门作 谢丁秀才见示赋卷 逢进士沈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借支 閠字旁的字 得意之作 尘襟 肀字旁的字 救焚益薪 包含婿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露的成语 包含澄的词语有哪些 犬字旁的字 血肉模糊 艮字旁的字 黑沉沉 马工枚速 珠辉玉映 旡字旁的字 践土食毛 王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