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0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01:11
原文展示:
通仙洞 薛能 〔唐代〕 高龛险欲催,百尺洞门开。 白日仙何在,清风客暂来。 临崖松直上,避石水低回。 贾掾曾空去,题诗岂易哉。
白话文翻译:
高耸的佛龛似乎摇摇欲坠,百尺深的洞门敞开着。 白日里仙人在何处?只有清风偶尔来访。 靠近悬崖的松树笔直向上,避开石头的溪水曲折回流。 贾掾曾经空手而归,题诗岂是易事?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邃的洞穴景象,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题诗难度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洞穴为背景,通过高耸的佛龛、深邃的洞门、白日的仙人、清风的来访等意象,构建了一个神秘而幽静的仙境。诗中“临崖松直上,避石水低回”一句,通过对松树和溪水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坚韧与柔美。结尾“贾掾曾空去,题诗岂易哉”则表达了诗人对题诗难度的深刻认识,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敬畏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洞穴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题诗难度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诗歌的敬畏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高龛险欲催”中的“险欲催”比喻了什么? A. 佛龛高耸险峻 B. 洞穴深邃 C. 仙人不在 D. 清风来访
诗中“贾掾曾空去”引用的是谁的典故? A. 贾谊 B. 李白 C. 杜甫 D. 王维
诗中“临崖松直上,避石水低回”展现了什么? A. 自然的坚韧与柔美 B. 仙境的神秘 C. 洞穴的深邃 D. 清风的来访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