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2:34
作者: 孟郊 〔唐代〕
南浦桃花亚水红,水边柳絮由春风。
鸟鸣喈喈烟濛濛,自从远送对悲翁。
此翁已与少年别,唯忆深山深谷中。
南边的水边,桃花映红了水面,水边的柳絮在春风中飘荡。
鸟儿鸣叫着,声音清脆,烟雾缭绕,自从我远送那位悲伤的老翁。
这位老翁已经和年轻时的朋友分别,只能怀念那深山深谷中的往事。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孟郊,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以感情真挚、语言清新著称,常表现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批判。他与贾岛并称“孟贾”,在唐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创作背景:
《南浦篇》成诗于唐代社会动荡与人心惶惶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描写春光明媚的景象与老翁的悲伤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对人生短暂与青春逝去的深刻感慨。
《南浦篇》通过春天的美丽景象与老翁的悲伤形成鲜明对照,展现了孟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描绘的“南浦桃花”和“柳絮”不仅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也象征着美好与希望。然而,随着诗歌的发展,鸟鸣声和老翁的离别情感逐渐浮现,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反差。
诗中“自从远送对悲翁”一句,表达了诗人与老翁之间的离别之苦,诗人不仅感受到老翁的悲伤,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情与哲理,让人不禁思考生命的意义与时间的流逝。
在艺术表现上,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和拟人,使得自然景象不仅仅是背景,更是情感的寄托。桃花和柳絮象征着生命的美好,而鸟鸣声则增添了诗的动感与生机。最终,诗人通过老翁的孤独与怀旧,反映出对青春与美好逝去的感慨,主题思想深刻而含蓄。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象与老翁的悲伤情感,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青春的流逝,传达了诗人对时间无情的感慨和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南浦”指的是哪个方向的水边?
诗中提到的“悲翁”是指谁?
诗中“桃花”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孟郊在《南浦篇》中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还在其中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体现出更加复杂的情感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