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浦篇》

时间: 2025-04-26 05:42:34

诗句

南浦桃花亚水红,水边柳絮由春风。

鸟鸣喈喈烟濛濛,

自从远送对悲翁。

此翁已与少年别,唯忆深山深谷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2:34

南浦篇

作者: 孟郊 〔唐代〕


原文展示:

南浦桃花亚水红,水边柳絮由春风。
鸟鸣喈喈烟濛濛,自从远送对悲翁。
此翁已与少年别,唯忆深山深谷中。


白话文翻译:

南边的水边,桃花映红了水面,水边的柳絮在春风中飘荡。
鸟儿鸣叫着,声音清脆,烟雾缭绕,自从我远送那位悲伤的老翁。
这位老翁已经和年轻时的朋友分别,只能怀念那深山深谷中的往事。


注释:

  • 南浦:指南方的水边,常用来指代江南地区,桃花和柳絮的意象常与春天、柔美相联系。
  • 桃花:象征春天、青春和美好。
  • 柳絮:春风吹拂下的柳树绒毛,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柔软。
  • 喈喈:形容鸟鸣声清脆悦耳。
  • 悲翁:指年长的叟者,因别离而感到悲伤。
  • 深山深谷:象征着那段美好而遥远的青春回忆。

典故解析:

  • 桃花:桃花常在古诗中象征爱情与青春。自古以来,桃花便是文人墨客所钟爱的题材,在诗中常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与美好。
  • 柳絮:古人常用柳树象征离别,柳絮随风飘散,寓意着离别的惆怅。
  • 悲翁:在古代诗歌中,老翁常常是经历沧桑与人生苦痛的象征,表达对青春的怀念和对过往的哀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孟郊,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以感情真挚、语言清新著称,常表现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批判。他与贾岛并称“孟贾”,在唐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创作背景:
《南浦篇》成诗于唐代社会动荡与人心惶惶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描写春光明媚的景象与老翁的悲伤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对人生短暂与青春逝去的深刻感慨。


诗歌鉴赏:

《南浦篇》通过春天的美丽景象与老翁的悲伤形成鲜明对照,展现了孟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描绘的“南浦桃花”和“柳絮”不仅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也象征着美好与希望。然而,随着诗歌的发展,鸟鸣声和老翁的离别情感逐渐浮现,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反差。

诗中“自从远送对悲翁”一句,表达了诗人与老翁之间的离别之苦,诗人不仅感受到老翁的悲伤,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情与哲理,让人不禁思考生命的意义与时间的流逝。

在艺术表现上,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和拟人,使得自然景象不仅仅是背景,更是情感的寄托。桃花和柳絮象征着生命的美好,而鸟鸣声则增添了诗的动感与生机。最终,诗人通过老翁的孤独与怀旧,反映出对青春与美好逝去的感慨,主题思想深刻而含蓄。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南浦桃花亚水红:描绘了春天水边桃花的美丽,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感觉。
    • 水边柳絮由春风:柳絮随风飘荡,展现了春天的柔和与生机。
    • 鸟鸣喈喈烟濛濛:鸟儿的鸣叫声清脆悦耳,与烟雾缭绕的景象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自从远送对悲翁:诗人表达对老翁离去的惆怅,营造出一种悲伤的氛围。
    • 此翁已与少年别:老翁与年轻时的朋友分别,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
    • 唯忆深山深谷中:老翁只能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令人感到一丝惆怅与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桃花与柳絮的描写,象征青春与生命的美好。
    • 拟人:鸟鸣声的描绘,使自然景象充满了生命的气息。
    • 对仗:诗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象与老翁的悲伤情感,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青春的流逝,传达了诗人对时间无情的感慨和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意象分析:

  • 桃花: 象征春天与青春,代表着美好和希望。
  • 柳絮: 代表离别与惆怅,寓意着生命的柔软与脆弱。
  • 鸟鸣: 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美丽。
  • 深山深谷: 寓意着怀旧与对过去的追忆,象征着人生的深邃与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南浦”指的是哪个方向的水边?

    • A. 北方
    • B. 南方
    • C. 东方
    • D. 西方
  2. 诗中提到的“悲翁”是指谁?

    • A. 年轻人
    • B. 老人
    • C. 小孩
    • D. 女人
  3. 诗中“桃花”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美好与希望
    • C. 伤感
    • D. 死亡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晓》与《南浦篇》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但前者更侧重于对春天的赞美,而后者则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孟郊在《南浦篇》中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还在其中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体现出更加复杂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长江县经贾岛墓 寄左省张起居 荆渚八月十五夜值雨寄同年李屿 蜀中赏海棠 山鸟 短褐 折得梅 下第退居二首 江上阻风 席上贻歌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坷垃 牙字旁的字 反文旁的字 色字旁的字 晋用楚材 轩眉 酒绿灯红 急起直追 见微知著 豕字旁的字 以酒解醒 門字旁的字 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受符 惑妄 空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