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7:36
边柳三四尺,暮春离别歌。
早回儒士驾,莫饮土番河。
谁识匣中宝,楚云章句多。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的柳树已经长到了三四尺高,随着暮春的到来,送别的歌声响起。希望早日归来的儒士不要去喝那土番河的水。谁能识得那匣子中的宝物呢?楚地的诗文章句实在太多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唐代诗人,与贾岛齐名,世称“孟贾”。他生于贫困家庭,自幼勤奋好学,最终取得进士,然而生平屡遭挫折,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深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孟郊与友人分离之际,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离别的感伤。诗中提到的边柳和土番河,显示出诗人在边疆地区送别友人的场景,营造了离别的氛围。
《新平歌送许问》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在描绘边疆柳树生长的景象中,流露出对即将离别的朋友的深切关怀。首句“边柳三四尺”,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面,柳树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同时也暗示着离别的时刻即将来临。接下来的“暮春离别歌”则直接点明诗的主题,离别的哀愁在暮春的背景中愈发显得沉重。
“早回儒士驾,莫饮土番河”,这一句则是一种关切的叮嘱,诗人希望友人早日归来,且不希望他饮用不洁的河水,表现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而“谁识匣中宝,楚云章句多”则是对友人文才的赞美,暗示其才华如同匣中的珍宝,值得珍惜。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紧凑,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比喻,表现出人们在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人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美好重聚的期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传达了离别的伤感和对未来重聚的期盼,反映出诗人在边疆的生活状态与对文化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边柳”象征什么?
“莫饮土番河”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什么情感?
“谁识匣中宝”中的“匣中宝”比喻什么?
答案: 1.D,2.A,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