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2:57
作者: 佚名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园林萧索,亭台寂静,万木皆冻凋伤。晓来初见,一品蜡梅芳。疑是黄酥点缀,超群卉独占中央。堪闲玩,檀心紫蕊,清雅喷幽香。华堂。欢会处,陶陶共醉,相劝瑶觞。逞风流开早,不畏严霜。才子佳人属意,搜新句吟咏诗章。歌筵罢,醺醺归去,蟾影照回廊。
整个园林显得萧索,亭台也显得寂静,万木都因严寒而凋零。清晨初见,蜡梅散发出芬芳,似乎是黄酥点缀其间,独自占据中央。可以悠闲地欣赏,檀心紫蕊,清雅的幽香扑面而来。华丽的大厅,欢乐的聚会之处,大家尽情饮酒,相劝举起瑶觞。纵情风流,早早绽放,不畏严霜。才子佳人也在这里,吟咏新句,唱诗作对。歌宴结束,微醺归去,明月的影子照耀着回廊。
蜡梅花的生长象征着坚韧与美丽,尤其在寒冬中开放,意味着在逆境中依然能展现出生命的活力。诗中提到的“瑶觞”则是一种古代宴会中常用的酒器,代表欢聚与庆祝。
作者介绍:
此诗的作者为佚名,具体身份已不可考,反映了宋代词风的优雅与细腻。宋代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时期,诗人们常常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美好事物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冬日的聚会中创作,诗人借助园林的景色、蜡梅的芬芳以及欢聚的气氛,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意的追求。
《满庭霜》通过对冬日园林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萧索与人间的温暖对比。开篇以“园林萧索”引入,画面冷清,似乎在描绘一种孤寂的情怀。然而,随着“晓来初见,一品蜡梅芳”的出现,整个诗歌的气氛瞬间被点亮,蜡梅的香气带来了生机与希望。蜡梅作为冬季的花卉,它的存在仿佛在告诉人们,即使在最寒冷的时刻,也有美丽的东西在绽放。
诗中提到的“欢会处,陶陶共醉,相劝瑶觞”,展现了人们在寒冬中依然能够相聚、畅饮的欢快场景,这种温暖的人际关系使得冷清的冬天变得生动起来。最后一句“蟾影照回廊”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宁静的意境,似乎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整首诗歌在意象的营造上非常成功,蜡梅的高洁、聚会的欢愉、明月的映照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富有诗意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情的描绘,表达了在寒冷的冬季中,依然可以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人际温暖。诗人以蜡梅象征坚韧和高洁,同时也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花卉是什么?
诗中“陶陶共醉”中的“陶陶”是什么意思?
诗中“蟾影照回廊”主要描绘了什么景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两首诗在意境上有所不同,前者更显孤独与思念,后者则强调生命的活力与人际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