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暮雨谣三叠 其三》

时间: 2025-05-07 07:23:53

诗句

想见明镫下,帘衣一桁单。

相思无十里,同此凤城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3:53

原文展示

想见明镫下,帘衣一桁单。
相思无十里,同此凤城寒。

白话文翻译

我想在明亮的灯下见到你,帘子后面只挂着一层单薄的衣物。
相思之情无须十里相隔,在这同样的凤城,感受到的寒意一样刺骨。

注释

  • 明镫:明亮的灯具。古时候的灯光通常显得温暖而明亮。
  • 帘衣:帘子后面的衣物,这里暗示与爱人的亲密。
  • :横梁,这里指房间的装饰或结构。
  • 相思:思念之情。
  • 凤城: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方,可能是作者的故乡或心中所念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字楚材,号斗南,晚号涤生,清末诗人、散文家。龚自珍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和社会改革,常以忧国忧民的情怀贯穿其作品。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龚自珍的晚期,表现了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正是在历史变迁和个人遭遇的背景下,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深沉的情感。

诗歌鉴赏

《暮雨谣三叠》其三,以极为简练的语言,刻画了思念之情。开头的“想见明镫下”,直接点出思念的对象,令人感受到那种期盼与渴望。诗中提到的“帘衣一桁单”,不仅是对场景的描绘,更是对爱人形象的印象,体现出一种温柔的细腻。接着,“相思无十里”一句,进一步深化了思念的主题:即使相隔千里,但在同一城市中的感受依然是一样的。最后的“凤城寒”则通过气候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暗示着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苦。整首诗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当前境遇的感慨,充满了情感的张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想见明镫下:表达了作者对见面时的渴望,灯光象征着温暖与明亮,暗示着亲密的氛围。
  2. 帘衣一桁单:描绘出轻盈的帘子和单薄的衣物,表明对爱人亲密的渴望和思念。
  3. 相思无十里:说明思念的强烈程度,即使相隔再远,也无法阻挡彼此的情感。
  4. 同此凤城寒:表达了在同一个地方,心灵的寒冷与孤独,强调了思念的痛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寒冷,强化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明镫下”与“帘衣单”,诗中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节奏感。
  • 意象:灯光、帘子、寒冷等意象交织,营造出思念的氛围。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思念与孤独展开,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深情怀念,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的交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镫:象征希望与温暖,代表着思念的情感。
  • 帘衣:传递出亲密与温馨的情感。
  • 凤城:象征着对故乡的眷恋与思念。
  • :体现出思念带来的苦楚与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明镫”指的是什么?

    • A. 灯具
    • B. 帘子
    • C. 衣物
  2. “相思无十里”隐含了什么情感?

    • A. 轻松
    • B. 难以割舍的思念
    • C. 兴奋
  3. “凤城寒”中的“寒”表现了什么?

    • A. 身体的寒冷
    • B. 心灵的孤寂
    • C. 天气的变化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思念之情,语言简练而动人。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描绘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关怀。

诗词对比: 龚自珍的《暮雨谣三叠》与白居易的《长恨歌》都涉及到思念与情感,但《长恨歌》更侧重于叙事与历史,而《暮雨谣》则是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龚自珍《龚自珍诗文集》
  2. 《清代诗歌通论》
  3.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浪淘沙 歌楼逢戴琴生即送其归洞庭 浪淘沙 王江华到巴陵,来电约一会,竟未果 浪淘沙 雨夜怀远 浪淘沙 春闺 浪淘沙 七夕 新月一弓弯,乌鹊桥圜,云帡缥缈度银湾。天上恐无莲漏滴,忘却更残 浪淘沙 其一 重游金陀园感怀 浪淘沙 浪淘沙 天眉空山听雨图,即用自题原韵 浪淘沙 有寄 浪淘沙慢 寒鸦,谱清真万叶战秋声露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山字旁的字 宝刀未老 支字旁的字 放锡 馬字旁的字 一边 风起云飞 紫电清霜 改而更张 包含媚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磬的词语有哪些 超神入化 唯物主义 釆字旁的字 五野 香字旁的字 商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