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5:14
原文展示:
仆射陂晚望
罗邺 〔唐代〕
离人到此倍堪伤,陂水芦花似故乡。
身事未知何日了,马蹄唯觉到秋忙。
田园牢落东归晚,道路辛勤北去长。
却羡无愁是沙鸟,双双相趁下斜阳。
白话文翻译:
离乡背井的人到了这里更加感到悲伤,这里的陂水和芦花让我想起了故乡。
我的命运未知,何时才能结束,只觉得马蹄声声,秋天已经来临。
田园荒芜,归途晚,北去的道路漫长而辛苦。
我却羡慕那些无忧无虑的沙鸟,它们成双成对地在夕阳下飞翔。
注释:
- 仆射陂: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旅途中的一个地方。
- 离人:离乡背井的人。
- 陂水:池塘或湖泊的水。
- 芦花:芦苇的花,常用来象征秋天或离别的情感。
- 身事:个人的命运或事务。
- 马蹄:指旅途中的马蹄声,也象征着旅途的忙碌。
- 田园牢落:指田园荒芜,无人打理。
- 东归晚:指归途晚,可能暗示诗人归乡的愿望。
- 北去长:指北去的道路漫长。
- 沙鸟:沙滩上的鸟,这里指无忧无虑的鸟。
- 相趁:相互追逐。
- 斜阳:夕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邺是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旅途中,面对自然景物,触景生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旅途中,面对仆射陂的景色,触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诗中“陂水芦花似故乡”一句,巧妙地将眼前的景色与故乡联系起来,增强了思乡的情感。而“身事未知何日了”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焦虑。最后两句通过对沙鸟的羡慕,反衬出诗人自身的忧愁和无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离人到此倍堪伤”:离乡背井的人到了这里更加感到悲伤。
- “陂水芦花似故乡”:这里的陂水和芦花让我想起了故乡。
- “身事未知何日了”:我的命运未知,何时才能结束。
- “马蹄唯觉到秋忙”:只觉得马蹄声声,秋天已经来临。
- “田园牢落东归晚”:田园荒芜,归途晚。
- “道路辛勤北去长”:北去的道路漫长而辛苦。
- “却羡无愁是沙鸟”:我却羡慕那些无忧无虑的沙鸟。
- “双双相趁下斜阳”:它们成双成对地在夕阳下飞翔。
修辞手法:
- 比喻:“陂水芦花似故乡”中,将陂水和芦花比作故乡,增强了思乡的情感。
- 拟人:“马蹄唯觉到秋忙”中,将马蹄声拟人化,表达了旅途的忙碌。
- 对比:“却羡无愁是沙鸟”与前文的忧愁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无奈和羡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思乡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和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和焦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陂水:池塘或湖泊的水,象征着旅途中的景色。
- 芦花:芦苇的花,常用来象征秋天或离别的情感。
- 马蹄:旅途中的马蹄声,象征着旅途的忙碌。
- 沙鸟:沙滩上的鸟,象征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 斜阳:夕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陂水芦花”象征着什么?
A. 秋天 B. 故乡 C. 离别 D. 旅途
-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愤怒 D. 平静
- “身事未知何日了”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
A. 对未来的确定 B. 对未来的不确定 C. 对过去的怀念 D. 对现在的满足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夜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忧虑。
诗词对比:
- 罗邺的《仆射陂晚望》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罗邺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罗邺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