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8: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8:32
为善无近名,窃名者得声不如心,诚哉是言也。使君圣朝瑞,乾符初刺婺。德变人性灵,笔变人风土。烟霞与虫鸟,和气将美雨。千里与万里,各各来相附。信哉有良吏,玄谶应百数。古人古人自古人,今日又见民歌六七袴不幸大寇崩腾来,孤城势孤固难锢。攀辕既不及,旌旆冲风露。大驾已西幸,飘零何处去。婺人空悲哀,对生祠泣沾莓苔。忽闻暂寄河之北,兵强四面无尘埃。唯祝銮舆早归来,用此咎繇仲虺才。使四野雾廓,八纮镜开。皇天无亲,长与善邻,宜哉宜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善政的赞美和对名声的看淡,认为真正的声音来自内心。诗中提到使君的德行改变了人们的性情与风俗,描绘了自然美景与和谐气候。诗人感慨千里之外的人们也为此而相聚,赞美了良吏的存在。然后,诗人提到历史的悲剧,孤城难以坚守,表达了对战乱的忧虑。最后,诗人希望使君能够早日返回,带来安宁,强调善政的重要性。
贯休的《闻前王使君在泽潞居》是一首充满对政事关怀的诗作。诗中通过对使君的赞美,表达了对良好政绩的向往。诗的开头即强调“为善无近名”,让人意识到真正的德行与名声并不一定成正比。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时,巧妙地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结合,表现出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随后的转折则揭示了战乱带来的悲惨景象,诗人以“孤城势孤固难锢”来传达对战乱无助的深切感受。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人性善良的信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良政的赞美与对战乱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美好未来的渴望,强调了德行与政治的重要性。
答案:1. A 2.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