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杨溥子》

时间: 2025-08-09 12:12:20

诗句

昔闻许劭月旦评,人生倚以分重轻。

当时初非徇虚名,往往夷考其学行。

今人谁复持此柄,乡评亦复无公论。

故当信目不信耳,毁誉不用从人问。

我行溧阳得杨子,何止国士天下士。

大科异等非谩狂,笔头真有三万字。

十篇琅琅金玉音,一唱三叹感我心。

子昂感遇不啻过,阮籍咏怀何念深。

匡章通国称不孝,夫子与游仍礼貌。

虽然前圣亦有云,善与不善分恶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12:12:20

原文展示

寄杨溥子 赵蕃 〔宋代〕

昔闻许劭月旦评,人生倚以分重轻。 当时初非徇虚名,往往夷考其学行。 今人谁复持此柄,乡评亦复无公论。 故当信目不信耳,毁誉不用从人问。 我行溧阳得杨子,何止国士天下士。 大科异等非谩狂,笔头真有三万字。 十篇琅琅金玉音,一唱三叹感我心。 子昂感遇不啻过,阮籍咏怀何念深。 匡章通国称不孝,夫子与游仍礼貌。 虽然前圣亦有云,善与不善分恶好。

白话文翻译

从前听说许劭的月旦评,人们依靠它来区分轻重。 当时并不是追求虚名,常常仔细考察其学问和品行。 现在的人谁还持有这种标准,乡里的评价也没有公正的言论。 所以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是耳朵,不必从别人那里询问毁誉。 我在溧阳遇到了杨子,他不仅仅是国士,更是天下士。 他的才华出众并非虚妄,笔下真的能写出三万字。 他的十篇文章如同金玉之音,让人一唱三叹,感动心灵。 他的感遇之作不亚于陈子昂,阮籍的咏怀诗也不过如此。 匡章被全国称为不孝,但孔子与他交往时仍保持礼貌。 虽然前贤也有说过,善与不善区分好坏。

注释

  • 许劭月旦评:许劭是东汉末年的人物,以品评人物著称,每月初一进行品评,称为“月旦评”。
  • 夷考其学行:仔细考察其学问和品行。
  • 乡评:乡里的评价。
  • 信目不信耳: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是耳朵。
  • 大科异等:指才华出众。
  • 琅琅金玉音:形容文章优美,如同金玉之音。
  • 子昂感遇:指陈子昂的感遇诗。
  • 阮籍咏怀:指阮籍的咏怀诗。
  • 匡章通国称不孝:匡章是战国时期的人物,因某些行为被全国称为不孝。
  • 善与不善分恶好:善与不善区分好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这首诗是赵蕃寄给杨溥子的,表达了对杨溥子才华的赞赏和对当时社会评价体系的不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评价体系逐渐失去公正性,人们更注重虚名而非实际才能。赵蕃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杨溥子才华的认可,同时也对当时社会评价体系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许劭月旦评的回忆,引出了对当时社会评价体系的批判。赵蕃认为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是耳朵,不必从别人那里询问毁誉。他通过对杨溥子的赞赏,表达了对真正才华的认可。诗中提到的“大科异等非谩狂,笔头真有三万字”,展现了杨溥子的才华横溢。最后,赵蕃通过对匡章的提及,强调了善与不善的区分,暗示了对真正才华的尊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闻许劭月旦评,人生倚以分重轻。”:回忆许劭的月旦评,人们依靠它来区分轻重。
  2. “当时初非徇虚名,往往夷考其学行。”:当时并不是追求虚名,常常仔细考察其学问和品行。
  3. “今人谁复持此柄,乡评亦复无公论。”:现在的人谁还持有这种标准,乡里的评价也没有公正的言论。
  4. “故当信目不信耳,毁誉不用从人问。”:所以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是耳朵,不必从别人那里询问毁誉。
  5. “我行溧阳得杨子,何止国士天下士。”:我在溧阳遇到了杨子,他不仅仅是国士,更是天下士。
  6. “大科异等非谩狂,笔头真有三万字。”:他的才华出众并非虚妄,笔下真的能写出三万字。
  7. “十篇琅琅金玉音,一唱三叹感我心。”:他的十篇文章如同金玉之音,让人一唱三叹,感动心灵。
  8. “子昂感遇不啻过,阮籍咏怀何念深。”:他的感遇之作不亚于陈子昂,阮籍的咏怀诗也不过如此。
  9. “匡章通国称不孝,夫子与游仍礼貌。”:匡章被全国称为不孝,但孔子与他交往时仍保持礼貌。
  10. “虽然前圣亦有云,善与不善分恶好。”:虽然前贤也有说过,善与不善区分好坏。

修辞手法

  • 比喻:“十篇琅琅金玉音”,将文章比作金玉之音,形容其优美。
  • 对仗:“昔闻许劭月旦评,人生倚以分重轻。”,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真正才华的认可和对当时社会评价体系的不满。赵蕃通过赞赏杨溥子的才华,表达了对真正才华的尊重,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社会评价体系的虚伪和不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旦评:象征公正的评价体系。
  • 金玉音:象征优美的文章。
  • 匡章:象征被误解的人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赵蕃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谁的赞赏? A. 许劭 B. 杨溥子 C. 陈子昂 D. 阮籍

  2. 诗中提到的“月旦评”是谁的评价方式? A. 赵蕃 B. 杨溥子 C. 许劭 D. 孔子

  3. 赵蕃认为应该相信什么而不是耳朵? A. 眼睛 B. 心 C. 直觉 D. 经验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陈子昂的《感遇》
  • 阮籍的《咏怀》

诗词对比

  • 陈子昂的《感遇》与赵蕃对杨溥子的赞赏,都表达了对真正才华的认可。
  • 阮籍的《咏怀》与赵蕃对杨溥子的赞赏,都体现了对深邃思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赵蕃诗集》
  • 《陈子昂诗集》
  • 《阮籍诗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出塞七首,效少陵 其六 出塞七首,效少陵 其五 出塞七首,效少陵 其二 出塞七首,效少陵 其一 出塞 出塞 出塞曲 其二 出塞曲 其一 出塞曲五首 其五 出塞曲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子字旁的字 寠数 尖担担柴两头脱 弭耳 鳥字旁的字 诵帚 老复丁 辛字旁的字 包含简的成语 痴男怨女 寸字旁的字 节制之师 雄视一世 鉥心刿肾 忧国爱民 双人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