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2:40
江神子 博山道中书王氏壁
辛弃疾 〔宋代〕
一川松竹任横斜,有人家,被云遮。
雪后疏梅,时见两三花。
比着桃源溪上路,风景好,不争些。
旗亭有酒径须赊,晚寒些,怎禁他。
醉里匆匆,归骑自随车。
白发苍颜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
这是一片松竹任意倾斜的河川,有人家隐于云雾之中。
雪后稀疏的梅花,偶尔能见到两三朵。
比起那桃源的溪上小路,这里的风景真好,毫不争抢。
酒旗亭的酒路需要慢慢享受,晚寒的天气,怎能忍受。
醉意朦胧中,我匆匆归去,骑着马随意而行。
白发苍苍,面容老去,我已老矣,唯有这片土地,是我一生的归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桃源”典故源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处理想的隐逸生活,体现了诗人对恬淡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和抗金诗人,其作品多表现爱国情怀和个人理想,风格豪放且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诗人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思考,寄情于自然和人文景观。
这首《江神子 博山道中书王氏壁》展现了辛弃疾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内心的感慨。开篇通过描写一片松竹和隐约可见的人家,营造出一种恬静而温馨的自然氛围。雪后梅花的稀疏,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宁静,诗人将其与理想中的桃源相对比,显示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旗亭有酒径须赊”一句中,酒的意象不仅是对生活情趣的享受,也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醉里匆匆,归骑自随车”的描写中,醉意与归途交织,表现了人生的无常与追寻自由的渴望。最后,诗人自述“白发苍颜吾老矣”,表达了强烈的时光流逝感和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唯有这片土地是其生涯的寄托,流露出对故土的深厚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辛弃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性和感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辛弃疾
C. 杜甫
“桃源”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理想生活
B. 现实生活
C. 战争
诗中提到的“白发苍颜”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年轻
B. 时光流逝
C. 欢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辛弃疾与陶渊明的作品都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辛弃疾更加关注现实中的困扰与挣扎,而陶渊明则描绘了一种理想的宁静与和谐。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