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5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4:48
《水调歌头 其六 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
摩娑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
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
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
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
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
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
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
我志向远大,曾经梦想能登上天际。
在明亮的月光下,世人俯视仰望已经千年。
有客骑着鸾凤,云雾中遇见青山和赤壁,约定在高寒之地会面。
我举杯对着北斗星,我也在这其中。
轻声歌唱,神情恣意,似乎如同沉睡。
鸿鹄高飞,一再被世人瞩目,天地间的形状也显露无遗。
想要再次歌唱,却在梦中醒来,推开枕头,惘然独自思念,人世间的种种是多么虚幻?
有位美人可以倾诉,秋水如同隔着的婵娟。
作者介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诗人。生于南宋时期,经历了许多风雨,拥有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他的词以豪放、激昂著称,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辛弃疾中年时,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人借助古韵表达自己的理想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
《水调歌头 其六》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辛弃疾通过对月亮、山水的描绘,抒发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开篇便以“我志在寥阔”开宗明义,展现了诗人志向的广阔和高远,接着以“摩娑素月”描绘出一个清晰的意境,月光下的世界如梦似幻,令人沉醉。
接下来的“有客骖鸾并凤”更是将理想与现实结合,通过描绘与友人的相遇,展示了人际关系的美好与期盼。在“酌酒援北斗”中,诗人借酒抒怀,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坚持,虽然现实常常让人感到失落,但仍不乏勇气与希望。
最后,诗人以“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收尾,既是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也是对人生孤独感的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辛弃疾博大而深邃的思想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辛弃疾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思考,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测试:
“我志在寥阔”中“寥阔”指什么?
“摩娑素月”中的“素月”指的是?
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辛弃疾与李白的诗作常常在情感与意境上有相似之处,辛弃疾的豪放与李白的奔放形成鲜明对比,但都表达了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李白的《将进酒》更多的是对酒的豪迈与洒脱,而辛弃疾则在理想与现实的结合中更显深邃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