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6:24
潦倒粗疏老更痴,手摩枵腹逐儿嬉。
处阴息迹真休矣,遇坎乘流一听之。
腊后春生须雁到,花前思发幸梅知。
瀛洲学士沧洲兴,妙唱一年渔父词。
我潦倒而粗疏,年纪已大却愈加痴迷,
手摩着空腹,陪着孩子们嬉闹。
处于阴凉的地方,真正地休息了,
遇到坎坷时,顺势而流,静静地聆听。
腊月之后春天来临,候鸟的到来是必须的,
花前思绪萌动,幸好梅花早已知晓。
在瀛洲的学士与沧洲的兴盛,
我愿如渔父般,歌唱一年四季的心声。
作者介绍: 朱翌,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透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朱翌晚年,可能受个人境遇与社会变迁的影响,表达了对生活的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
《寄洪倅景伯》以自我反省的视角,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理想的向往。开篇便以“潦倒粗疏”自谦,透露出作者对自身境遇的不满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而“手摩枵腹逐儿嬉”则展现出一种乐观与随和的态度,尽管生活艰难,仍愿意享受与孩子们共度的欢乐时光。接下来的“处阴息迹真休矣”,传达出一种对安静生活的向往,表明在世事纷扰中寻求内心的宁静。
“腊后春生须雁到”则暗示着春天的来临与希望的回归,预示着生活的循环与自然的规律。而“花前思发幸梅知”则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与欣喜,梅花作为象征,预示着坚韧与不屈。最后两句提到“瀛洲学士”与“渔父词”,不仅彰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与自由的追求,渔父的歌声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蕴深厚,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自我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乐观的态度,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潦倒”指的是:
A. 生活富裕
B. 落魄失意
C. 心情愉快
D. 年轻有为
“腊后春生须雁到”中的“须”意为:
A. 必须
B. 可能
C. 不必
D. 已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朱翌的《寄洪倅景伯》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朱翌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感悟,而李白则更为豪放,强调及时行乐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