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5:2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21:54
《寄江东王端明》
德人大江南,壶歌温玉帐。
三岁丰年玉,民倚嵩华壮。
政碑满七尺,赐盖高一丈。
平生诗有声,行与李杜抗。
余力到行草,妙合晋人样。
如此不赐环,颇复辜众望。
前时幕下生,今作倚门肮。
故动还远思,一放清江涨。
身如龟甲卷,书自鱼乙放。
南风造新凉,爽气来叠嶂,
壶觞得自引,茵鼎保无恙。
原公介厚禨,中卣调秬鬯。
这首诗表达了对江东王端明的寄托之情,赞美了他的德行和政治才能。诗人以“德人大江南”开篇,称赞王端明如大江般宽广的胸怀。接着提到丰年的美好和民众依赖的情形,暗示王端明在政务上的成功。诗中还提到诗人的成就,表示自己与李白、杜甫等伟大诗人相抗衡,余力尚能挥洒行草,展现出对美好书法的追求。然而,诗人感慨自己未能得到应有的荣誉,表达了对世俗期待的失望。最后,诗人以清江的涨水、南风的凉爽,象征着理想与自由的追求。
朱翌,宋代诗人,他的诗风多表现豪放之情,常常以抒怀见长。其作品多涉及政治、人生哲理等,具有较强的现实关怀。
此诗创作于作者对江东王端明的友谊与敬仰之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德才兼备的政治人物的崇敬和期待。
《寄江东王端明》是朱翌寄情于友的作品,开篇直抒胸臆,表露出对王端明的高度评价,诗中运用富有意象的描绘,展现出诗人与王的深厚情谊。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王端明的德行和政治成就的赞美,展现出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同时,诗人自述的诗歌成就,表明他对自己艺术追求的坚持。后半部分则流露出对世俗未能认可自己的失落感,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的思考。整首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使得对友人的赞美与自我反思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通过对王端明德行的赞美,表现出诗人对理想政治的期待,同时流露出对自我价值未被认可的失落感,形成了深刻的对比和情感交织。
诗中提到的“德人”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丰年”主要指什么?
诗人对自己的诗歌成就持什么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