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0:56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风卷走了清晨的云彩,天空中万里无云,霜降的季节来临。野中的豺狼已经开始为月亮祭祀,仙菊在重阳节时盛开。秋天的色彩让人感到悲伤,稀疏的树木令人怀念故乡的景象。谁能想到,一樽酒能够让人忘却百年的秋天。
作者介绍:元稹(779年-831年),字耕之,唐代诗人,文学家,与白居易友谊深厚,主张“诗应通俗”,提倡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霜降时节,诗人在秋天的自然景象中感受到浓重的思乡情绪,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感受。
《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通过描写霜降时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与思乡之情。开头“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以动态的风景描写引入,展现了秋天的清冷与空旷。接着,野豺为月祭祀,暗示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和万物的轮回,而仙菊在重阳时绽放,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诗中“秋色悲疏木”与“鸿鸣忆故乡”则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愈发浓烈。结尾的“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则是诗人对饮酒忘忧的感慨,酒虽能暂时消愁,却无法真正改变秋天的轮回与思乡之痛。整首诗中,诗人以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的变化与个人的感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思乡的情感,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重阳”是指哪个节日?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仙菊”主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