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0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06:18
新诗遗鹤指真经,对此仙标讵敢轻。
万里华亭思去伴,千年辽海识归程。
鸡群与处曾非辱,鹏路将翔孰谓荣。
独爱九臯嘹唳好,声声天地为之清。
新诗中的遗留之鹤,指的是那真正的经典,对于这样的仙鹤标志,岂敢轻视?在万里华亭上,我思念着能够陪伴的友人;在千年的辽海上,我已经识得归家的路径。与鸡群生活在一起,这曾经并不算羞辱,而鹏鸟将要展翅高飞,谁又能说这不是荣耀?我独爱那九臯的嘹唳之声,声声入耳,天地因此而清朗。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文正,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影响深远,是“清流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常以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结合而著称。
《谢柳太博惠鹤》创作于范仲淹的晚年,时值他经历了政治的起伏,心中充满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这首诗可能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反思,以及对个人追求的抒发。
《谢柳太博惠鹤》以鹤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索。诗中提到的“新诗遗鹤”不仅指代古典诗词的传统,也暗示了对当下诗歌形式的反思与批判。诗人通过对华亭的思念和辽海的感悟,展现了他对友人和故土的深切怀念,流露出一种孤独而又坚定的情感。
“鸡群与处曾非辱,鹏路将翔孰谓荣”一句,巧妙地将平庸与卓越进行比较,表达了诗人对追求理想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最后,诗人对“九臯嘹唳”的独特喜爱,展现了他对自由与清晰的追求,声音充盈天地,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澄明与高远。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浑然天成,既有对自身境遇的思考,也有对未来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范仲淹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的热爱。
全诗表达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与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个人理想的高尚追求。
该诗的主题是什么?
“鸡群与处曾非辱”这句中的“鸡群”象征什么?
诗人对“九臯嘹唳”的感情是?
范仲淹与李白的作品都体现出对理想的追求,李白的豪放与范仲淹的沉思形成鲜明对比。李白的《庐山谣》展现了对自然的崇拜,而范仲淹则更多关注人际关系与自我理想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