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7:57
题招隐寺
作者: 戴叔伦 〔唐代〕
昨日临川谢病还,
求田问舍独相关。
宋时有井如今在,
却种胡麻不买山。
昨日我从临川回家,因病暂时停留;
独自一人询问田地和房舍的事。
宋朝时曾有一口井,如今依然存在,
却只种了胡麻,不再买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宋时有井”,可见诗人对历史的追思,反映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现实的对比。同时,“买山”象征对理想的追求,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失落。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734年-788年),字希孟,号小山,是唐代著名诗人,晚唐诗坛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时,诗人通过描写个人生活的琐碎,表达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题招隐寺》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戴叔伦在诗中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感慨。开头两句,诗人写道:“昨日临川谢病还,求田问舍独相关。”这两句蕴含了诗人的无奈与孤独,因病停留在临川,心中却对田地和居所的关心展露无遗。这种关切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接下来的两句:“宋时有井如今在,却种胡麻不买山。”则展示了诗人对于历史的反思。宋代的井象征着过去的美好,而如今只种胡麻,放弃了对“山”的追求,暗含了对理想的放弃和现实的屈服。诗人用简单的语言描绘了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失落理想的哀伤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内容上却充满了哲理,使人不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也引发了读者对生活和理想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理想的放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因何原因回到临川?
A. 旅行
B. 生病
C. 工作
D. 访友
诗中提到的“宋时有井”主要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过去的美好生活
C. 历史的遗迹
D. 乡村的繁荣
诗人在最后选择了种什么作物?
A. 稻谷
B. 胡麻
C. 麦子
D. 玉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